十二生肖中没啥存在感的羊,在古代竟是瑞兽
“羊”是十二生肖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肉食来源之一,但没想到在传统的帝制时代,羊竟与高深严明的礼仪挂钩,许多重要礼俗与羊更是息息相关。那么在古代社会当中,羊究竟充当着怎样的角色?又与哪些传统礼俗有着密切关系呢?
01礼仪的一种象征
羊是一种十分温顺的动物,是最贴合儒家文化对于“君子”气质要求的一种动物。中国自古以来便以“礼仪之邦”自居,礼在某种程度上是比生命还要尊贵的规范,所以无论是讨论中国文化还是中国传统习俗,都逃不开对礼的思索。羊自先秦时期就被中国人所看重,先秦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四羊方尊”的存在即证明了人们对羊的重视。在青铜时代,人们往往会“藏礼于器”,即将合礼的物品化成铭文或图案刻在青铜器上,而四羊方尊就是一件十分尊贵的青铜礼器。
四羊方尊除青铜器之外,在国家最重要的大事“祭祀”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扮演“羊人”,表演“羊剧”以祭祀祖先和神灵。祭祀需要祭品,祭品是经人们千挑万选确定下来的,作为“六牲”之一,羊在祭祀当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正如《左传》所说:“祭以特羊,殷以少牢。”说的就是将羊作为祭品。
广州城曾有这样一则有关羊的传说,讲的是城里有一年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大量的人们因饥饿而死,这时突然降临五位仙人,他们骑着不同颜色的仙羊,并将稻穗播撒向广州城内,并许诺广州再无饥荒发生。随后五只仙羊也被留下用作镇压邪祟的神兽,因此广州也有“羊城”的别称。
广州五羊石像02美好品行的代表
羊不但与“礼仪”十分契合,且在祭祀仪式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被人们视作中国人美好品行的一种象征。羊本身就是一种食草且性情温顺的动物,《诗经·召南》有《羔羊》一篇,《毛诗》在解释这首诗的时候写道:“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意思也很简单,即将召南国历代勤勉治国的王比作“羔羊”。由此可以看出羊被人们赋予了多么崇高的品行。
羊的温顺性格被人们视作君子的象征广州城的那个传说故事表明,羊还经常被人们视作是仙人的坐骑,这即意味着人们将羊视作是一种可以“通灵”的动物,可以沟通民间与神仙。在许多神话故事中,羊不再是现实中那个弱小的形象,而是化身为神兽,例如“獬豸”,有“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的说法,它可以辨别世间真理,区分邪恶善良,一直到清代,监察御史的官服上都以獬豸为图案。
官服上的獬豸羊还被古人视作缔结契约时的凭证,代表着公平与公正。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两国若要结盟,往往会刳羊而约,即宰羊以定下盟约,若有违反,亦或发誓时内心不真诚、不诚实,则会遭到上天与神灵的严惩。
此外,羊身上还有“感恩”的品质。众所周知,小羊在吮吸母乳时,由于身高差的缘故,往往会屈膝以吮吸母乳,这本是一种没有任何意识的表现,但古人将其赋予了下跪感念母恩的人伦意味。“羊羔跪乳”,也由此被人们视作是孝敬父母,感念父母养育之恩的代表。
羊羔跪乳03中国文化中的“吉祥物”
上述种种现象已经表明,羊本身所具有的食草动物的温顺性情,逐渐被古人比拟到人身上,用作是对君子品行的比附,若想成为仁人君子,就要有羊一般的品行。羊所具有的如此高的地位,使得在古代社会当中,羊一直是作为“吉祥瑞兽”的形象出现的,“祥”字本身就是以“羊”字为主体,由此可见人们将羊与吉祥是联系在一起的。
早在汉代就出现了“大吉羊”这样的字样,《说文解字》中对“羊”的解释则更加直白:“羊,祥也。”说到底,在儒家文明盛行的时代,君子往往被人们视作是做人的最高标准与愿望,而羊则正好切合了人们对君子的憧憬,也就成为君子与吉祥的代表与化身。
不仅汉族将羊视作吉祥的代表,像游牧民族出身的蒙古族,同样视羊为吉祥的化身。蒙古族新生儿出生时,人们往往会用羊皮包裹婴儿,以求吉祥如意,待成年时同样要用羊毛线做成的围脖围在青年脖子上,以表祝福。
蒙古族对羊也是十分看重“三阳开泰”是中国最常见的吉祥话之一,以前人们在对这个成语进行解释时,往往以“羊”字取代或解释“阳”,甚至可以说在古代“羊”与“阳”字是相通的,所以人们用“三羊开泰”反而会更多一些,喻指冬天离去春天到来,一切都将重新开始,万物吉祥如意。
总而言之,羊在我国传统文化与礼俗当中的地位是十分崇高的,人们赋予其诸多美好的意象,也代表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4文史君说
羊的文化含义在今天可能很少会有人知晓,这固然与时代变迁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对传统礼俗与文化的漠视所致。羊在古代是多么的吉祥,被赋予了多么美好的寓意啊,但今天的人们恐怕只知道“喜羊羊”了。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如果连这些富有韵味的文化习俗都消失了,那么如何凸显出中国人在世界上的文化特性呢?
05参考文献
孔宪锋:《三阳开泰的文化思考》,《中学语文》年第12期。
郑艳、萧放:《三羊开泰:羊与中国传统礼俗》,《紫禁城》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