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大女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最近大家的生活渐渐被《梦华录》占据。
彼此涉险的俗世凡人投缘相爱,简单的真挚让心落到实处。生活工作太累,看看美人演戏,磕磕剧里情真,一切都那么美好。
△剧中截图
——如果资方没有狂轰滥炸宣传所谓的“大女主”人设就更好了。
一部水平高于现存古偶档次的电视剧出现,大家欣欣然会夸;但现在宣传口径成为了“大女主”,名过其实、货不对板,观众当然也有不高兴的权利。
◆◆
“大女主”通常被认为拥有独立、自由的个性,故事会围绕女主角的成长历程展开。
往前追溯,早在希腊神话时就有过悲愤恶女美狄亚的形象,恶毒与“大女主”并不冲突。
△Medea,byWilliamWetmoreStory
回到词语本身,它更多属于国剧宣发使用的硬造词,但是以当前国剧戴着镣铐跳舞的叙事能力,用到“大女主”词汇进行宣传的故事基本是牵强的。
△《清明上河图》片段
《梦华录》也如此。它是东京世情故事,是古偶甜剧,是吵吵闹闹姐妹奋斗史,却不是大女主剧。
◆◆
好的大女主故事是《致命女人/WhyWomenKill》《我的天才女友/L’amicaGeniale》,再不济是《后翼弃兵》,更不济《恶女花魁》也算。
主角的成长是靠一次次事件与感悟自然转变的,不是靠顿悟和被搭救突然明白了人生道理。
热衷于「剧情不够,男主救女主来凑」恶俗桥段的剧集,可以看看别人的作品怎样丰满故事。一个作品的骨架和立意不好,靠什么都拉不回来。
◆◆
其实很多影视剧并不会明说,还会刻意弱化,但是大女主本质上是女性主义。剧集的母体是剧本文字,剧本没有做好表达的部分,剧集只会更糟糕。
国剧糊弄完观众后还委屈诉苦:我们是一部大女主剧,为什么女性观众不买账呢?这显然不会是观众的问题。
女性首先是人,不是被植入固定程序的机器。人人有不同和相同之处,没有什么是女性一定会做和一定不会做的事情,知道了这一点才能有写出好故事的地基。
而写故事是上帝俯瞰人间,书写者偶尔窥见感兴趣的事情就记下只言片语。不需要性别,但知道性别的存在。
◆◆
戴锦华教授在访谈中说,新的女性形象以受过高等教育、见过世面、熟悉网络为主,观众对于她们的期望,也不再是以基层妇女吃苦耐劳为主体的女性主义,而更多是年轻的中产阶级女性独立自由、敢说敢做的当代女性主义。
自诩大女主却与女性觉醒与独立背道而驰,一些剧集可以说倒退了20年不止。我们如今的女性需要什么?
大概是:不再拧巴地压抑欲望,坦然表达心中所想,争取想要的一切,并破除性缘关系论的迷思。
◆◆
女性力量是水,长时间无声无息、毫不起眼,但在有需要的时候总是包容和坚韧的。
就像易开得VG纯水机,机身小小,却出水澎湃,让家用净水如此简单安逸。
文字
长袜子皮皮
设计
摇摆羊
校对
拌面啊拌面
图片均来自Pexels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