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时

  ◇晨报融媒记者王晓玲

  本报讯“全国1/4的羊肉、1/10的牛肉、1/5的牛奶、2/5的羊绒来自内蒙古,2个千亿级和10个百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了农牧业”产业集群航母“。”20日,记者从自治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内蒙古在播种面积增加、结构调优、因灾损失减少等有力因素带动下,粮食产量达.1亿斤,较去年增加35.3亿斤,全国排名上升2位,跃居第6位,再创历史新高。从前三季度畜牧业生产形势看,牲畜存栏.9万头只、肉类产量万吨,同比均保持增长,畜牧业生产可实现“十七连稳”。

  构建新体系

  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时

  目前,自治区着力构建农牧业生产体系,粮食等重要农畜产品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由于优良的环境造就了优质的产品,全区农畜产品总体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保持在97%以上,农畜产品已成为内蒙古“绿色”名片之一。

  着力构建农牧业创新体系,科技装备水平整体跃升。良种与良法配套、农机与农艺融合大大推动了我区农牧业现代化进程,科技已成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着力构建农牧业产业体系,乡村富民产业加快发展。从美丽乡村到产业强镇示范带动,从合作社到龙头企业的不断壮大,从产业园到产业集群的全产业链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企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带动万户以上农牧民进入产业链条分享增值收益。

  着力构建农牧业经营体系,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专业化队伍的培育壮大为“三农三牧”输送着新鲜的血液,新型农牧业经营模式正在破茧成蝶,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新时期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

  着力构建农畜产品品牌建设体系,农畜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实施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三年行动,培育优势区域公用品牌,呼伦贝尔草原羊、兴安盟大米、科尔沁牛肉、锡林郭勒羊肉等11个特色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草原民丰马铃薯、极北香稻大米等6个企业产品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天赋河套”迅速崛起,品牌影响力指数位居中国区域农业品牌第一。

  “蒙字标”品牌越叫越响,区域公用品牌越树越亮,“内蒙古味道”深入人心,内蒙古农畜产品品牌竞争力愈来愈强,品牌在农牧业提质增效中不断发挥重要的作用。

  探索牧区现代化新路径

  绘就新蓝图

  自治区在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深入开展牧区现代化试点,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内蒙古实际的牧区现代化建设新路子,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去年,阿巴嘎旗治理退化沙化草原20万亩,营林造林20万亩;新巴尔虎右旗芒来嘎查组建股份合作社当年创收万元,社员首次享受分红;新巴尔虎右旗和阿巴嘎旗标准化饲养牛羊存栏达到万头只以上;4个试点旗实施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受益农牧民4.3万人;推动户厕改造,3.2万户使用到卫生厕所,4个试点旗全部通硬化路,通网电率达到82.98%,未通网电户99.9%实现风光互补供电;牧区新建通信基站47个,4个试点旗行政村将实现高速网络全覆盖。

  今后,好经验好做法会逐步在全区牧区推广,牧区将成为生产发展,牧民生活富裕,草原生态良好相统一的美好家园。

(文章来源:内蒙古晨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52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