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年,点亮乡村振兴之光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群山环绕中的当家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小萍通讯员李建平
初识武玉华,来自今年卢氏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通讯员传来的稿件。我从中了解到,卢氏县东明镇当家村是种烟大村,很多群众靠种植烟叶脱贫致富,武玉华就是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已年逾六旬,还是一位“巾帼英雄”。
7月5日,带着很多疑问和好奇,我去卢氏县调查了解如何解决烟叶采烤环节降损保产等问题。
当家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
当天上午10点多到达当家村,一进村委大院,迎面两层党群服务中心庄重典雅,右边是文化舞台,四周群山环绕,满目苍翠,远远望去,星星点点的建筑掩映在青山之间。
一位身材瘦小、精神矍铄的妇女走进会议室,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
寒暄之后,我上下打量,怎么看武玉华都不像年逾六旬的人。她说话思路清晰、声音洪亮,还有点嘎嘣脆,给人一种雷厉风行、做事果断的印象。
“烟草公司来人,我是一定要见的,我们村是种烟大村,今年种植面积亩,去年冬天村支部又领办全县第一个亩的集体烟叶合作社,烟叶是我们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武玉华快人快语。
交谈中我了解到,武玉华年就担任当家村村委会主任,去年任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今年已62岁了。当家村距离卢氏县城不足5公里,紧邻国道,辖10个村民组,口人,耕地面积余亩。年以来,在支部、村委一班人的带领下,当家村凭着区位优势,实现了群众脱贫致富,正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接力前进,武玉华倾注了大量心血。
卢氏核桃研发中心、核桃博物馆、核桃种植基地
目前,当家村多种产业并进,融合发展,形成了以烟叶、花椒、瓜果、蔬菜为主的种植业,以卢氏鸡、绿壳蛋、波尔山羊、黄牛等为主的养殖业,以核桃深加工为主的加工业,以休闲山庄、拓展训练、农家乐等为主的旅游观光业,成了享誉豫西的休闲旅游网红打卡地。
——近亩的花椒已挂果;
——10万只卢氏绿壳蛋鸡已成规模;
——投资余万元的卢氏核桃研发中心、博物馆及配套设施基本完工,亩核桃种植基地业已成型;
——当家山庄集旅游、餐饮、娱乐等为一体民俗、游乐乡村游每年吸引近大量游客;
——波尔山羊繁育基地存栏2万只,每月销售只以上羔羊;
——瓜果、蔬菜采摘园正在建设中;
……
当家村养殖中心
当家村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还改善了村容村貌,完善了基础设施,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吸引了年轻人返乡创业,展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新蓝图。
武玉花坦言,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撑,村里虽然引进创办了多项产业,但与烟叶产业相比,在配套服务、发展周期、市场稳定、普惠制收入等方面都差了一大截儿。年全村种烟亩,去年发展到亩,收入万元,80户烟农户均收入9万多元,今年全村烟叶收入肯定能超过万元。
当家村新建10座烟叶烘烤电烤房即将完工
我对村支部领办合作社比较感兴趣,就问武玉华书记是如何想的?
“县里要求村支部领办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经过村委多次集体研究,还是烟叶产业比较稳妥。于是,去年冬季就流转了亩地,以村支部名义尝试办了合作社。”武玉华说,“本来计划村组干部和党员一块干,可第一年干这事,组干部和党员有顾虑,最后村两委决定由9名村干部每人入股2万元成立了烟叶合作社。”
我问道:“这个合作社是如何运作的?”
武玉华说:“由村委委员苗丁丑具体负责,他也是一名老烟农,目前暂定种烟收入30%上交村委,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70%留给合作社,用于股东分红和滚动发展基金。”
武玉华在支部领办烟叶合作社烟田
“武书记,还有一个问题,问完再吃饭。”我说:“你思想很前卫,工作也很务实,当家村的发展充分说明了一切。不知道武书记准备啥时间退休呀?”
听我说完,武玉华哈哈大笑。
“我还有些事情没有做完,有些产业发展还没有最后完成,支部领办的烟叶合作社规模还要扩大,乡村振兴的目标还没有实现,特别是烟叶种植规模要达到亩以上……只要组织需要、村民需要,我还要继续干下去。”武玉华深情地说。
“武书记,今年烟叶收购结束,我一定来看看烟叶合作社的最后成果,再听你讲讲明年村里烟叶产业发展,感受一下村里的新变化。”我接着武玉华的话发出约定。
武玉华很高兴:“我们就这样定了,欢迎!热烈欢迎!”
结束了当家山之行,内心久久难以平静。在乡村振兴中,一个村的基层组织就是一座堡垒,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就是砥砺前行中的灯塔。当家村这些年发展,得益于这位年逾六旬的带头人,发展产业带领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她心中装着余名村民冷暖,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和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