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区楼市的瓶颈西控中优背后是无地可卖
青羊区是西贵的代名词:无论是杜甫草堂、宽窄巷子还是金沙遗址,浓浓的人文气息给了眷恋这边土地的人们一个最好的理由。走在浣花溪边,你感受到的不是直接的市井,是人文与自然交融的气息,是成都这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名城所传承的气质。
当然,青羊区更引以为豪的是其优质的学区资源,不同区其他区(锦江区除外),青羊区的教育资源非常均衡,从幼儿园到高中,各类名校应有尽有,不仅仅体现在质量,更体现在数量。
除此之外,由于建设较早,作为少城的核心区域板块,其城建也建造,便捷的交通与充足的配套让青羊区一时间好不风光,早期的时候,老成都人都知道:“当官的住西门嘛”。
可谁曾想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过早的城建给予了青羊区过去的荣耀,却也为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
在中优定调旧改的背景下,青羊区大量的老旧房源面临最直接的现实:升级、优化、改造,但可能不会拆迁。基本不会拆迁的背后却是这样一个境地:三环内因为青羊区确实发展得太好了,基本上无地可卖了。
纵观整个三环,把三环内能用到的土地都利用起来的,可能真的非青羊区莫属了。武侯区三环内,由于铁路的原因,西边到西南边有大量土地没有充分利用;锦江区东边、东南边一样存在这样的情况;成华区更惨,别说三环内了,如果按照2.5环的位置来看,内部都有大量的土地还没有开发,要知道成华早期的这些区域都还是农田,光做土地征收和平整都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最后是金牛区,一样的情况,从金牛立交,到凤凰立交,基本上的处境就是没有深度开发。
青羊区在这块做了一个领头羊,整个成都最具代表的三环内区域就是青羊区的金沙遗址了,如果沿着三环转一圈,就知道这种差距有好大。但正是因为这样的领先优势,到如今看来,却成了青羊区的软肋:因为青羊区三环内无地可卖了,迫使青羊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三环外——青羊新城。
可青羊新城是什么?概念是提了很久,可往前翻10几20年年,那地方就是从金沙车站过铁门坎到苏坡最后前往黄田坝的必经之路而已。9中光华、医院的建立以及成飞大道的修缮,才让整个区域逐渐有了人气,要不然到如今,还是许多人口中的:万家湾。
就这样一块区域,成了青羊区未来发展的唯一选择,西门尤其是青羊区的改善人群在发现三环内无房可买后,在不愿搬离的前提下,都把目光纷纷投向了这里。短短的十年时间里,青羊新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最早的光华杏林、元益花园,到后来的凯德风尚、中铁西城,区域依赖成飞、9光、医院带来的基础人气,获得了长足发展。
青羊区年以前的存量土地也基本集中在青羊新城,但隐患也随之出现了,相较于其他区域,青羊区的改善购房需求旺盛,想三环内的青云阙,那可是一开盘就被秒光的节奏,外溢到青羊新城的购房需求会小吗?可青羊新城受制于成飞特殊的身份,在开发时候也是畏首畏尾,除了百仁公园附近以及光华大道周围,发展方向极其有限。
这时候,有朋友会问,西北边的区域不可以吗?建树只想说,去过一次文家场,走过一次土龙路的朋友就不会提这样的问题了。
总之,青羊区当前的境地很尴尬,不是因为区域不好,而是发展太快,导致无地可卖。青羊新城能否担起青羊区未来发展的大梁我未置可否,因为我望了望更西边的区域——温江光华新城,在西控背景下,两个曾经的王者在发展上,似乎真的会放慢脚步了吧。
喜欢的朋友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