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她怎样依托软硬资源,撬动的乡村振兴

走进白塔村,满目碧绿苍翠,白墙黑瓦掩映,江南韵味十足。穿过古窑展示馆,大片的白杨树挺拔遒劲,藤蔓缠绕,生机盎然。于伶纪念馆、白塔书院、乡村记忆展示馆散落于周边,飞檐翘壁的古意建筑在绿树青草间沉静端方。谁能想到她曾是个偏僻落后的村子,依托优越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今天就跟着地道农旅地道君一起了解白塔村是如何发展的吧!

一、乡村概况

白塔村地处江苏宜兴与溧阳交界处,是宜兴的一个偏僻村庄,过去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工业经济起步较晚等多种原因,在较长的时间内一直是全市有名的经济薄弱村。

但因地处丘陵山区,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省道张戴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同时既是星云大师祖庭白塔寺院原址所在地,也是我国著名剧作家于伶的家乡。通过南天竹种植产业,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等,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村经济迈上了快速、高质发展的轨道,年农业总产值达万元。

二、振兴之路

1、依托自然优势,发展农业产业

近年来,白塔村依托自然生态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文脉底蕴,乘创建最美乡村的东风,着力打造“优美环境,生态农业,乡贤人文”的乡村品牌。

高效农业村两委因势利导,调整产业结构,坚持“一村一品”的发展定位,先后建起了南天竹、茭白、无公害大米、波尔山羊等八大千亩农业示范基地,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绿色农产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超过了85%,基本形成了以观光农业为主体的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作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休闲农业白塔村大力组建休闲农业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组织开展种养殖技能与电商微商创业培训,将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农特产品探索实行整体策划、分头包装,创新打造“白塔味道”农产品品牌,并通过素博会、“白塔乡村旅游季”等活动扩大知名度。截至目前累计销售农产品1亿多元,带动本村和外来人口就业多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创业致富多家。年,白塔村被市人社局评为农民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3、对接景区辐射,发展乡村旅游借势景区

白塔村紧紧抓住周边云湖风景区开发契机,积极对接景区辐射,成立了全国首个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围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建设,先后投入2.6亿元,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底蕴挖掘、特色产业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四大工程”。并以白塔文化公园为核心,建成甲有度假村、兴望文化园、云芯山庄、牵稼园高端民居民宿区等四大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区,通过18公里的平坦路面以景带点连线串联在一起,形成时程3小时的电瓶车旅游观光互动体验通道,途中可观景赏花、拍照、特色瓜果采摘等。年接待游客万人次,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致富。

引入项目得益于白塔村的自然资源优势,许多旅游度假项目也纷纷落地:行香竹苑、阅宜兴、云香喜舍等一批“可吃、可住、可体验”的高端特色精品民宿相继落成,村内还分布着由村民的农舍改造成的各色各样的民宿,形成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田园乡村。

4、深挖文化资源,打造禅德品牌

随着村民生活的改善,村委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

白塔村抓住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保护和利用,努力打造白塔禅德文化品牌。一是对白塔寺原址进行了标识,精心打造禅文化环境;二是打造由于伶纪念馆、于伶文化广场、乡村记忆馆以及宜人书院组成的白塔文化公园,是一个集文化、观光、互动、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公园;三是打造白塔乡村记忆馆,从上千件民俗老物件中整理并挑选出来的一个专题性展馆;四是建设“乡贤文化廊”“文明乡风廊”等,展示村史村情及特色文化,白塔钟声、薛桥寻梅、古陶文化等地方故事。

此外,《中国作家》杂志社宜兴创作基地也于年落户白塔村。创作基地创立后,《中国作家》杂志社已邀请作家艺术家3批次20余人陆续前来采风、创作,透过旖旎秀丽的山水风光和为人乐道的禅居文化,充分发掘白塔的深厚底蕴,进一步提升白塔村的形象品牌。

5、扶持企业发展,培育乡村人才

扶持企业实施“强龙兴农”工程,扶持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工程,培育机制灵活、运行规范、管理民主、带动力强的“骨干型”合作社,采取产加销合作、直营店建设、电商运营等方式,推动农民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家庭农场发展摆上突出位置,稳步提升家庭农场经营比重。利用农户的闲置房屋,引进有理想有理念的团队来白塔发展高端民宿,增加农户收入3至3.5万元。

培育乡村人才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村人才培养工程,提升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合作社理事长、农民企业家、农家乐经营业主、厨师、乡土导游等农村能人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6实施品牌战略,统一对外营销

成立白塔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将村内有特色的菜油、芝麻、笋干、竹叶茶等农副产品进行统一设计包装对外营销,并创建土特产品牌——白塔味道,并通过吸引城市居民来白塔乡村旅游自产自销,使村民足不出户便可解决产销问题。

三、振兴之法

白塔村依托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致的“叠加优势”,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强大支撑,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地道农旅地道君认为其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1、自然资源为颜值,乡村产业为内容

颜值引人拥有优越自然资源的村子,一是要善于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进行环境提升和招商引资;二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自然环境康养产品。

产业留人基于优越的自然资源带来的发展机遇,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积极调整产业发展结构,从结合政策重点支持方向、组建产业合作社、培育产业人才、实现三产融合等发展壮大乡村主导产业,让乡村既能留住消费者,也能留住在地村民和引入人才。

2、擅用名人资源,文化变现为效益

对于乡村有丰富的名人、文化资源,要善于将文化资源转化变现。

品牌利用名人名号的热度、知名度、影响力等,一方面向政府申报金字招牌,另一方面以此进行品牌营销吸引消费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21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