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草书的基本笔法

硬笔草书的笔画形态是十分丰富的,有粗细、方圆、直弧、连断之分。要准确地表现这些丰富的线条,不仅需要掌握熟练的用笔技巧,还要求了解和掌握各种笔画的运笔方法。硬笔草书的用笔技巧一、提笔、按笔硬笔草书的用笔也很讲究提按,以增强笔画的粗细变化和轻重的节奏。所谓提笔,就是笔尖从纸面提起,笔尖触纸力度小,笔画要细。所谓按笔,就是笔尖在纸上往下按,笔尖触纸力度大,笔画要粗一些。一般附笔、牵丝、使转处为提笔,大部分笔画的起笔和笔画的主要部分为按笔。见下列字例:二、疾笔疾笔是一种下笔疾速,急风闪电式的用笔方法。疾笔的特点是行笔快捷,如龙奔蛇驰,有一气呵成之势,是书写者纯熟和高超书写技能的体现。从怀素《自叙帖》中所录人们对其草:书的赞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疾笔书写迅疾的情状,如“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用好疾笔对取得极佳的书写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如“清风呼歌人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两句诗,用草写,效果极佳。见下列字例(从右往下读):三、带笔带笔是种由上笔带出下笔使笔画之间有种连贯呼应之势的用笔方法.带笔在行行草书中使用极多,它以露锋出现,形成一种纤劲生动的丝牵运用带笔有两种情况:是在一字之中笔画之间相互引带;二是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引带(如字例中的“夜光”两字)。见下列字例四、连笔连笔是一种将笔画互相联结在-起的用笔方法。连笔与带笔不同,带笔只是引带,连笔却连成一体。有些字是一笔写成,称为“一笔书”。连笔有单字连成一体的,也有两个字或更多字连结在一起,一笔写成的(如字例中的“秋收“两字)。但在实用书写时,连笔的使用,应以不影响识读为原则。见下列字例:五、翻笔翻笔是一种行笔过程中急速改变笔尖行笔方向的用笔方法。由于突然改变方向,而且运笔迅疾,所以笔形多方折,干净有力,行草书中多用此法。见下列字例:六、弧笔弧笔为篆书的笔法,草书多用。弧笔即线条呈弧状。书写时,线条要弧而不弱,富有弹性。见下列字例:七、绞笔绞笔也叫绞转,是指连续书写多个弧笔的缠绞环转的笔法。绞转是草书最独特、最精采的笔法,也是学习草书较难掌握的笔法。绞转分正绞和反绞,但正、反绞笔常常交替出现。正绞,即笔尖顺时针方向运行,书写时,运笔要稳,笔画线条要弧而不弱,挺拔有力。见下列字例:反绞,即笔尖逆时针方向运行,反绞比正绞书写难度大。书写时要认真观察笔顺和线条的走向、方位,力求写准确。见下列字例:八、逆笔、倒插笔逆笔是指改变笔画书写方向,即横画由左到右书写,改为自右到左书写。倒插笔是指改变笔画的书写顺序,即“先横后竖”改为“先竖后横”。逆笔和倒插笔为草书独有的笔法。汉字是以右手书写的,所以字的结构、笔画都具有“性”,大多是自左至右、由上而下书写,这样比较符合右手的生理特点。但在草书中,有些逆全倒插笔出现,是由于追求书写便捷形成的。虽然乍写不太习惯,但用活之后确实方便书写。见下列字例:“大、幸”两字草写的“横”为逆笔;“开、平、林、羊、风”几个字的草写出现了倒插笔。硬笔草书的笔画写法一、点画草书的点变化十分复杂,有些是楷书的点,,有些是草化之后变异成的点。由于点多与其它名面街连,或启下或启右,出锋都与下一笔呼应紧密,有时还相连为一笔。有些点虽然与楷书点之片相似,但并不是直接运用措点,而应该把它们当作草书之点来对待。因为许多点只是草书所独有的。(一)启下点下笔较轻。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收笔时向左下出锋与下一笔呼应。见下列字例:(二)上对点形态似楷书的点。只是写得略随意一些。左侧用左点,收笔向右上出锋。与右点的起笔处呼应。右侧的点,有的写成右点,有的写成短撇,向左下出锋,与下一笔呼应。见下列字例:(三)下对点左点平出,右点回顾,形成左右呼应的姿势。见下列字例:(四)横三点三点笔画,草书多用,有上三点、中三点和下三点之分,都代表不同的部首。书写时,左右略重,中点跳落笔尖,似蜻蜓点水,右点收笔向左下出锋。见下列字例:(五)右点一般在字的右部出现,用来代替捺或其它笔画。写法同启下点,左部笔画写完之后,顺势落笔向右,注意落笔的位置与笔势要准确、连贯。见下列字例:(六)下点多为草化而来。上部笔画写完后,笔尖向右下顺势一顿即可,形态与右点相似。见下列字例:(七)上下点上下相接相应,书写时,应依所在位置不同用不同的写法。见下列字例二、横画草书的横画有保留楷书原形者,有省楷者或变楷者,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凡保留楷书原形的横,用笔有楷书的笔意,但要写活一些。见下列字例:有些横,多属草化变异而来。草字的“草化”,尤其是对横的省减最为明显,多数的横被折、点取代或消失。同时也出现一些新的“横”画。这些横的写法就更为随意了,但须注意长短、位置和轻重的变化。见下列字例:三、竖画草书的竖较楷书的竖省简了很多,一些较短的竖多被折笔皮曲笔代替,有的消失了。草书中所存的竖画大多数是楷书中的悬针竖和垂露竖,有的可拉长到原字的三倍或更长,这是楷书所不允许的。草书竖画用笔基本同楷书,只是行笔较快,但要力到画端,不可纤弱。见下列字例:四、撇画草书撇的形状与用笔和行书的撇十分相似,有出锋和不出锋之分。(一)出锋撇下笔较重,行笔流畅,收笔出尖,形态似楷书,但书写较楷书快-一些。见下列字例:(二)回锋撇有的撇画末端出现附钩,有的行笔至末端笔尖转向右上,出现附挑,并以挑代替一个笔画。见下列字例:五、捺画草书捺画与楷书区别较大,草字中正捺、长捺很少出现,多被点或反捺代替,以便书写快捷。见下列字例:六、钩画草书的钩画,笔法弱化现象更加明显,有的与其它笔画连写,有的变形,有的消失,也有一要是纯草化而来的。写草书的钩虽然不像楷书钩那样有棱角钩芒,但更要注意力度与造型。见下列字例:七、折曲折曲之笔是草书笔画中较有特色的笔画之一。草书的折曲大小不一,方向位置也多有水折为方笔,曲为弧笔。经常是曲中连折,折后接曲,交替使用。写折曲之笔,须果断爽利可拖泥带水,要体现草书笔画的灵动多变的特点。折曲有正折曲和反折曲之别。(一)正折曲先向右再向下(顺时针)的折曲为正折曲。书写时,要注意折曲的幅度和+小的区别。笔画要写得既硬又活,似方而觉圆,不可僵滞死板。见下列字例:(二)反折曲先向右再向左上(逆时针)的折曲为反折曲。书写时,要注意折曲的大小,乐之多少要依草字规范而定。见下列字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93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