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育肥方式全放牧育肥的优缺点两类羊很

全放牧肥育就是在整个肥育期内,完全依靠放牧吃草达到出栏要求的肥育方式,是草地畜牧业的一种基本肥育方式。全放牧肥育的好处在于:一是充分利用天然草场、荒山荒坡,能较好地满足营养需要;二是利用羊的合群性和采食习性组群放牧,可以大大节省饲料和管理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加强羊只运动、增强羊只体质,有利于羊的健康和保健。在饲草资源丰富的草原、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带,提倡夏秋季放牧抓膘,当年羔羊或淘汰母羊于入冬前上市屠宰。全放牧肥育的缺点在于:一是只能在青草期进行,北方省份一般为5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期间;二是放牧肥育要求必须有较好的草场,如果草场不好,就不可能完全依靠放牧来肥育羊;三是羊肉味不如其他肥育方式好,且常常要遇到气候和草场等多种不稳定因素变化的干扰和影响,造成肥育效果不稳定和不理想,四是肥育期长,羔羊一般需要连续放牧80~天,才能达到上市标准。放牧肥育羊一定要保证每只羊每日采食的青草量,一般羔羊可达4kg~5kg/天,大羊7kg~8kg/天以上。肥育羊的主要来源应是出生后6~8月龄的羔羊或周岁以内的当年羔羊。此外,凡不适于种用的公羊、公羔,均可去势肥育,这是肥育羊的主要来源之一。失去了繁殖能力的老龄母羊,亦可肥育后屠宰。1.羔羊出生后1~5月龄是羔羊生长速度最快时期,7~8月龄后生长速度就减慢了。据试验,一般的饲养条件不能满足羔羊生长的需要。所以,如果在羔羊断奶后提供较高水平的饲养条件进行肥育,就能使其发挥最大的生长潜力,同时可以取得高产量的胴体,肥育羔羊的胴体质量也能得到改善。2.去势公羊和老龄母羊去势公羊和老龄母羊大多数是在失去种用或生产价值后准备屠宰。它们都已过了生长期,骨骼不再增长。所以,对它们进行肥育主要是增加脂肪的沉积,以提高肉的品质。在放牧草场的选择上,羔羊宜在以豆科牧草为主的草场上放牧肥育,因为羔羊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较多的蛋白质;而成年羊和老龄淘汰羊的体重增加,主要是增加脂肪组织,这需要较多的能量,所以可以在以禾本科牧草为主的草场上放牧肥育。为了提高放牧肥育的效果,应安排母羊产冬羔和早春羔。冬羔出生时间为1~2月份,母羊需要在8~9月份配种;早春羔出生时间为3~4月份,母羊应安排在10~11月份配种。这样,羔羊在生后3~4月龄断奶后,正值青草期,可充分利用牧草资源进行肥育,待牧草枯黄时出栏上市。羊经过肥育,可以明显增加体重,提高羊肉产量,改进胴体品质。被淘汰的大羊屠宰率只有40%,胴体重16kg~18kg,肥育后羊只的体重可增加30%~40%,屠宰率可以超过50%,胴体重22kg~25kg,羊肉产量增加25%以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009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