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在山野城市间,触

北京医治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

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从年开始,我们开设了“我在现场”栏目,以新华社记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贵采访经历为内容,讲述他们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想。

年,从中共一大会址到建党百年庆祝大会的现场;从城市抗疫一线到海外疫情中心;从暴雨淹没的农田到风雪围困的城市;从棉花丰收的天山脚下,到雪域高原的牧民家中……都留下他们践行四力的足迹。

他们凝固新闻的瞬间,记录历史。

从年2月24日起,“我在现场”栏目陆续刊发7位年轻新华社摄影记者深入基层拍摄的作品和照片背后的故事。

蜀道,漫长的路途

四川拥有复杂多样的地貌与气候,更演化出了多元包容的民族特性和人文景观。在新华社四川分社锻炼的一年间,我跑得最多的是甘阿凉三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对于城市来说,这些地区地处偏远深山,冬天道路结冰,夏天泥石流断路,有时盘山路一走就是好几天。然而,随着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这三州的地区交通建设提速增质,赶路的距离在一步步缩短。

生活在四川的人有种自带的从容气息,与自然、城市之间的关系极富弹性、张弛有度。印象最深的就是每逢好天气,大家都走上街巷、走进自然,“走嘛,出去耍嘛”。

↑年7月25日,藏族群众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草原上休闲。

↑年7月22日,小朋友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白日山草原上打羽毛球。

↑年7月21日,四位喇嘛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山间欣赏风景。

↑年8月27日,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景区的九曲黄河第一弯。

我在四川的第一次出差是去凉山彝族自治州采访。从成都出发到被称为“悬崖村”的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多公里路需要开车6、7个小时才能到达村子所在的山脚。接下来就要靠自己的体能直面沿山体架设的两千五百多级钢梯了,由于我需要提前找好点位拍摄村民背建材上山的视频画面,又担心自己爬得慢赶不上,就必须得先行出发。

↑村民攀爬钢梯往“悬崖村”运输民宿建材。

↑拼版照片显示的是左图:在“悬崖村”曾经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上,某色石布顺着藤梯下山上学(年9月30日摄);右图:几名游客顺着钢梯下山(年1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年5月13日,莫色达体夫妇背着行李走下钢梯和悬崖。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钢梯的坡度很陡,大部分坡度超过了60度,最险的地方几乎与地面垂直。我手脚并用跟随着当地村民攀爬,时值冬日,隔着手套也能感受到钢梯的冰冷。虽然是第一次,但感受到钢梯的牢固,心里并无几分恐惧,只要每一步都踏稳抓好就没问题。可是每当看到负重的村民神情轻松如履平地的从身边经过,我总会暗自惊叹,这是经历了多少日日夜夜的攀爬才“炼成”的绝技啊。

多次深入悬崖村采访的新华社四川分社摄影记者江宏景指着垂挂在山体的藤梯告诉我,没建钢梯以前,村民要走出大山都得顺着落差米的悬崖绝壁攀爬17段藤梯,即便老人和小孩也是如此。对于先前路过时看到村民脸上的轻松神情,我有了更深的理解。

↑年12月23日,往“悬崖村”背民宿建材的村民在钢梯平台上休息。

爬到山顶,我终于来到海拔米的悬崖村,远眺云雾笼罩的群山,“原来这就是悬崖村啊”。

↑无人机拍摄的“悬崖村”。

年5月,村民们已陆续搬迁至位于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虽然住在县城交通方便,孩子上学、老人看病也方便,但我仍然在“悬崖村”看见了不少年轻村民,甚至还有游客。与村民聊天得知,一部分村民回到了悬崖村,一方面是因为割舍不掉的乡情,另一方面是看到了家乡开发的良机。我们这次采访的小伙子某色苏不惹就是其中一个。他在“悬崖村”养黑山羊、种油橄榄、直播卖农产品、盖民宿,以年轻人的魄力开发着家乡旅游资源。“原来的土房子冬暖夏凉,打扫干净,就是个民宿。相信悬崖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会回来的。”某色苏不惹望着远山说道。

↑年12月23日,某色苏不惹背着修民宿的建材攀爬钢梯。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村民在“悬崖村”建民宿。

傍晚收工回到借宿的村民家,屋里亮着暖暖的灯,大家一起在厨房做饭,我在一旁打下手给柴火扇风。热热闹闹吃过饭,女主人和猫在屋里的火坑边取暖,男主人在一旁打着视频电话和朋友聊天,我回到院子里的小木屋休息。面对着猪圈的小木屋有点透风,但一点声音和味道都没有,盖着女主人准备的厚实毯子,我睡得很踏实很温暖。

↑“悬崖村”村民家房顶晾晒的南瓜。

在甘阿凉三州,我看到了不同的生活样态,也真切感受到了脱贫攻坚的成果,亲眼目睹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个人的命运从此改变。让我对人、对中国的认识更开阔了一些。这不仅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更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提醒自己要理解人的困境,做有温度的报道。

↑年12月25日,孩子们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的山间学校上课。

古蜀,时间的厚度

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举行,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出土余件重要文物的消息,让三星堆又一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带着对考古新发现的期待,清明假期期间,我和同事到三星堆博物馆采访,希望向公众传递最新信息。当时,新发现的文物正在发掘中,并未在博物馆展出,距离提取到实验室进行修复保护也还有很长时间。我们只好另寻角度,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寻找与新发现文物相似的馆藏文物,通过“沉浸式”游览三星堆博物馆,辅以发掘现场权威专家的解读,了解到新发掘出土文物和馆藏文物的联系,学习了考古知识,带大家“先睹为快”。

↑年4月3日,参观者在三星堆博物馆参观金面铜人头像。

↑年4月4日,参观者在三星堆博物馆青铜馆前排队。

↑年4月4日,参观者在三星堆博物馆内参观。

↑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

↑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内的青铜神树。

5月,三星堆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挖掘出的大量珍贵文物露出真容,此次发掘已累计出土重要文物一千余件。这一次,我来到德阳市广汉市的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进入考古大棚,穿戴好防护服,走进“考古方舱”,终于亲眼看到了出土文物。

↑年5月26日,考古人员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工作。

↑年5月26日,这是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中新发现的青铜器。

↑年5月26日,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中新发现的青铜器和象牙。

为了最大限度保护文物,除了保护大棚和考古方舱的双层保护,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还设有环境及本体检测平台,以保护坑内的文物和填土尽量不受外界物质“污染”。考古队员们穿着防护服趴在升降机、蹲在祭祀坑边,拿着竹签、毛刷细致地清理附着在文物上的泥土,动作很轻,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不仅需要极大的耐心,对体力也是一种考验。

↑年5月26日,考古人员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8号“祭祀坑”内清理文物。

近距离观察沉睡了千万年的器物,象牙、玉器、金器、青铜器层层叠叠,当几千年的人类痕迹那么真实、安静地袒露在眼前,我的内心无比震撼。这些文物的内涵、形态、工艺奇特复杂,包含的历史信息和价值远远超越现代人的想象,是理解四川地域历史的关键环节。三星堆遗址代表的古蜀文明所展现出来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再一次证明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多姿多彩、不拘一格。

巴适,城市的温度

初来四川,高频响起的“巴适”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它是一个万能词,可以表现一切舒适的状态。带着这个高频词,我开始了城市探索。

成都到处充斥着生活气息,这股气息如毛细血管一般分布在街头巷尾,步行就是一种巴适的出行方式。你可以流连于时尚的商业圈、买手店,转头走进市井街巷寻觅有趣的餐馆和咖啡馆,溜达到公园茶馆摆摆龙门阵,顺路去看个独立艺术展激发灵感,最后到新鲜实惠的菜市场买个菜回家。不管是日常还是文化生活,在这个兼具宜人生活气息与多元创造活力的城市中,你会遇到有着各种气息的人。

↑年1月27日,在位于成都市锦江区镗钯街的展览场地,花艺师曾稀在重塑移位后的艺术装置。

90后的曾稀一直坚持自己的花艺梦想,她以家乡成都为中心面向全国开办花艺设计、艺术装置等项目。除此之外,曾稀还通过授课的方式帮助更多人学习花艺。目前,她还在尝试拓展景观艺术装置设计领域的工作,她希望打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尝试更多的跨界与转型。曾稀秉持着尊崇自然本身与现代时尚艺术共生的设计理念,以花为媒,为中国文化和文创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年1月27日,在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奎星楼街的曾稀工作室楼梯间,助手把即将送往展览场地的艺术装置BloomingFlowers搬运到楼下。

↑年4月27日,宋雨翔(右)在四川音乐学院给学生上课。

来自洛杉矶的爵士音乐人EladSobol在中国以“宋雨翔”或者“宋老师”为人所知,他是四川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爵士音乐系的一名外籍老师,同时也是一个活跃在舞台上的爵士乐手。在过去的6年里,通过课堂、讲座和乐队表演,他让更多人爱上了爵士乐。

↑年4月26日,宋雨翔在成都桐梓林国际邻里中心做爵士乐欣赏讲座。

包裹在日常与文化生活之下的骨架便是城市的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了。成都可以说是一个“以人为善”的城市。在提升衣、食、住、行的基本维度下,是城市规划者对人的需求、感知与互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