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现跟风农业种植养殖要理性,你
曾几何时,农村人还在吃“大锅饭”的年代已经渐行渐远。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人的农耕模式尚且简单单一,大家伙基本还在从事“生产队”统一安排的农耕生产,大家伙都在干着一样的活儿,挣着差不多的“工分钱”,各家各户的收入差距并没有现在这么大。
随后,伴随80年代的到来,农村实施了“单干”的农耕生产模式。一时间,广大农民纷纷进行了独立生产:一些有勇敢、有智慧的农民渐渐最开始尝试起各式各样的种植养殖,当然了,这些尝试有的人成功了,尝到了甜头,而也有一部分人的尝试,却得到了“失败”的结果,无论如何,大家都在不断的摸索着前行……
几经沉浮,数年尝试。那些因地制宜,能够成功迎合市场并为农民带来好收益的种植养殖活动也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进来,这就形成了一种所谓的“跟风农业”现象。
而在一般情况下,介于供需关系,市场上商品的价格走势供大于求则价格下行,供小于求则价格上涨。当农民们的这种“跟风农业”大肆流行,蜂拥般聚向某一个种植或者养殖行业的时候,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使得这个行业的产量走高,效益走低。
记得在十几年前,笔者所在辽南地区农民忽然间流行起了饲养绒山羊,在最高峰时,几乎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养了一院子的绒山羊,在早期确实使得不少人赚了“大钱”,记得在当时一只品相好些的绒山羊能够卖到四五千元的价格,但当绒山羊养殖量达到高峰的时候,价格又忽然一夜之间回到了“地平线”,不少后期进行大量投入的农民着实损失了不少。
谈及“跟风农业”这类话题,让笔者不由得就又联想到这几年风靡农村的大樱桃种植现象,深处辽南大连地区,最近这几年大樱桃可以说是如火如荼,价格持续走高,效益极高,据身边的农民朋友讲,现阶段建一座中等规模的樱桃大棚,年收益即可达数十万元,相较于其它农耕生产比如种植玉米大豆,纯收益可谓“天差地别”。
然而,这个有趣而又现实的现象就再次出现,越是赚钱的行业,大家“跟风”的速度就越快,这股“樱桃风”吹得也就越强烈,导致的现象就是,大家一股脑的钻进“樱桃种植”行业,以往用来种玉米大豆的田地改种樱桃,以往用来种苹果桃子的果园也砍掉了用来种樱桃,大家似乎都在不遗余力,甚至“不留后路”一般的搞大樱桃种植。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其实客观的讲,“跟风”种植也算是人性的一种“趋利心理”,当然了,这也是一种不可置否的常理现象。但今后大樱桃的市场走向又会如何呢?是否会依旧一路高歌呢?想必谁人的心里也没答案,没底气,这个答案或许也只能交给市场来做答了。
身处农村,谈农村事。对于这种农村农业上的“跟风”现象,你又是有些怎样的观点呢,你们那里是否也存在这种跟风现象呢?咱们评论区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