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吃到脚,从里吃到外,宁夏人就是这么会
宁夏的羊肉有多好吃?
来自宁夏的小伙伴是这样说的:出了宁夏我不吃羊肉,就像你们潮汕人出了潮汕不吃卤鹅、牛肉火锅一样,没有家乡的味道。
宁夏人的骄傲——宁夏羊肉
独特的地理位置,在银川平原这块背靠贺兰山,东临黄河的广袤土地上,戈壁滩、沙碱地、沼泽湿地、无污染的草场……
宁夏最有名的当属“盐池滩羊肉”,盐池县被誉为“中国滩羊之乡”。
以盐池为中心的区域具有我国仅有的两块漠境——草原碱化土和底层盐化潜在盐渍土,只有碱性的土壤才能孕育碱性的牧草——甘草、沙蒿、苦豆子等。羊食用了碱性的牧草才能中和体内产生膻味的葵酸,使得羊肉味美、鲜香。
用盐池当地老百姓的话讲,在这里长大的羊,它们的生活是这样子的: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
这般好条件生长出来的羊自然肉质鲜嫩,完全没有任何膻味,甚至还自带一股甘甜的乳香。
图片来源网络没有一头羊能活着走出宁夏
羊肉没有辜负宁夏人,宁夏人也没辜负了羊肉。
水煮、炙烤、爆炒、清锅涮……宁夏人给羊的每一片肉、每一块骨头,每一个部位都制定了最佳的烹饪方式,保证将羊肉的风味达到最好状态。
宁夏人吃羊肉,是从头吃到脚,从里吃到外。
这其中,最考验羊肉品质的做法就是手抓。
图片来源网络手抓羊肉,宁夏人习惯叫手抓。羊肋排用清水炖煮,斩块,撒上盐,搭着蒜醋碟,直接开吃。
这算是对羊肉的最高礼遇了,因为只有肉质极好的羊肉才能承受得住这么极简而任性的吃法。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图片来源网络轻轻撕下一块羊肉,经过2小时的文火炖煮,羊肉纤维软嫩弹牙,水分充足,一口咬下,淡淡的清香缭绕在唇齿间,细嚼慢咽,没有一丝腥膻之气。
图片来源网络烤全羊
烤全羊是真正的硬菜,人多聚餐时的最佳选择,完全体现着马背民族粗犷性格的特色。
经过了冬春两季,长到十个月以上的滩羊,脂肪、肌肉,哪哪都已经囤积得足够好。
放血去头,不腌制,直接上炉用果木来炭烤,最能留住原味。
宁夏烤全羊不像内蒙古那样隆重,选15斤左右的小羊,不带皮,慢火烘烤两个小时。
表皮焦脆,鲜嫩完全锁在里面,直接用手撕着吃,大快朵颐,岂不快哉。
图片来源网络羊蝎子
带着里脊肉和脊髓的从颈项到尾尖的完整的羊脊椎骨,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且补钙效果甚佳。
这个样子像不像蝎子“羊蝎子”这个名头据说是康熙年间,蒙古王爷奈曼王尝其味道鲜美,脊骨那形状酷似一只蝎子,便起名为“羊蝎子”并作为府上的食谱,后来慢慢传到了民间。
图片来源网络懂得掰下羊蝎子,把各个关节拆下来啃得干干净净的,才是真正的老饕。
羊肉串烤羊排烤羊腿烤羊蹄——被《人生一串》带出来的爆款
大锅卤出的羊蹄,胶质满满,再经炭火炙烤,表皮焦焦的,富有嚼劲,靠近蹄尖的部分韧劲更足,摇来晃去的蹄筋也让人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孜然、辣椒、盐调味后,香气浓烈,举着羊蹄张牙舞爪地啃,完美融入宁夏喧闹无比的夜生活。
口水不争气地流下来了爆炒羊羔肉
宁夏人对羊羔肉情有独钟。十几斤的羊羔,肉质最好,细嫩丰盈,能吃出各种花样。
以平罗县制作的最具特色,知名度最高,故又称“平罗羔羊肉”。
距平罗县城十五公里的黄渠桥镇,自古以来就是回民聚集地,经营饮食业是回民擅长的生意,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爆炒羔羊肉。
图片来源网络黄渠桥人偏爱爆炒。黄渠桥镇是宁夏北部有名的贸易名镇,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如今国道穿城而过,黄渠桥依然是周边居民赶大集的首选。
图片来源网络羊羔肉切块后大火爆炒,逼出多余油脂,锁住肉的汁水,再以筋道的土豆粉条为配菜,兼有焖、烩的技法,加入青红椒,还有本地香辣无比的辣椒末,单是红亮的色泽已让人无法拒绝,食指大动。
涮羊肉宁夏滩羊本身就肉质上乘,秋冬季节的更加,特别适合涮着吃。筷子一夹,鲜嫩的肉一片片连着,可以清楚的看见上面的油珠,在漂着大枣、枸杞的滚水中上下几次,变色就能吃,甚至不需蘸料。
涮啦……一股热腾腾的白气冒出,涮少一分,硬;涮多一分,老。
鲜切羊肉片最好的是用羊腿肉,红润有光泽,带有一点儿筋膜,如果盘子竖立而肉不掉落,才证明是真正的鲜切羊肉。
吃过了银川的涮羊肉,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宁夏人说的:出了宁夏我都不吃羊肉。
羊肉与面——最佳拍档
于西北人而言,面即主食。
对于许多银川人来说,乡愁一定是这碗羊肉臊子面。
银川人甚至还专门为这一碗面写了一首歌,“你回家吧,困难的时候,回家妈妈给你做你最喜欢的羊肉面……”听得许多人是热泪盈眶,这温柔的歌词就像是小时候妈妈哄你入睡唱的歌。
甚至还有人专程跑到银川来吃这碗面。
图片来源网络羊肉切丁后翻炒,加入老抽,适量盐、葱姜末,再依次放入切成丁的土豆、豆腐、西红柿、木耳等制成臊子。
臊子鲜香美味,汤味酸辣可口,面条细长,筋韧爽口,怎一个香子了得......
图片来源网络宁夏人也吃羊肉泡馍,只不过宁夏的羊肉泡馍跟西安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宁夏人不喜欢把馍掰成碎粒,而是直接切条。
酥脆的馍吸饱了羊肉的汤汁,大口大口嗦进去,这劲头要多酸爽有多酸爽。
因此,绝大多数的宁夏人会说:“我们的泡馍比西安好吃一百倍!”
图片来源网络羊杂碎
举个手看看有多少人被美食大型纪录片《早餐中国》中宁夏的羊杂碎给种草了,煮熟的羊心、羊肚、羊肠、羊肝加上宁夏特有的面肺,切成条烩在一起,热气腾腾,鲜香四溢。
图片来源网络面肺不是肺。
首先,将面粉中的面筋洗出,剩下的面糊留着待用。
在冲洗干净、不带血腥、干净发白的羊肺中灌进剩下的面糊,煮熟后就成了面肺。
把晾凉切丝的面肺和羊杂一起放入羊骨熬出的羊汤中,没有面筋的面肺看起来滑溜溜的,咬起来发绵。
优质的面肺,白中带黄,软硬适中,色泽与羊肉相似,有弹性,口感滑滑的,Q弹,软糯。
图片来源网络面肺好不好是鉴定宁夏羊杂碎的标准。
羊肝土豆泥
宁夏盛产土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宁夏气候凉冷干燥,疏松的沙质土最适合土豆生长,这里的土豆淀粉含量高,吃起来绵绵的,与沙葱拌在一起就是美味。
把煮熟的羊肝切碎加在土豆泥上,浇上一勺辣椒油,羊肝与土豆泥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食物在口中竟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呼应,丝毫不膻。咀嚼起来时,牙齿微微黏住又分开的声音,是吃货私享的美妙背景音。
图片来源网络一头羊在宁夏的一天是这样的,早上臊子面、羊肉泡馍、羊杂碎,夜宵则是羊肉串、烤羊排、烤羊腿、烧羊蹄,搭配西夏啤酒、八宝茶、子奶茶、辣糊糊等。
一头羊最幸福莫过于生长在宁夏,作为宁夏人的牌面,焖、炖、煮、煎、烤、炸......把一头羊的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宁夏街头,随处可见各种羊肉馆子:羊肉烩面、羊排手擀面、烩羊肉、羊肉小揪面、烤羊肉串、烤全羊……羊肉早已融入银川,融入宁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抹颜色。
写在最后
除了在宁夏饮食中的重要地位,羊文化对宁夏的影响,甚至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这样的影响,在许多出土的文物中,都有着直接的体现。
《说文解字》中有这样一句话:羊,祥也,“祥”字也是由“羊”字构成。
而“羊羔跪乳”更是和中国的传统孝道相吻合,羊羔跪地吃奶,让人不由得想起父母抚养子女的含辛茹苦。
羊是善良和美好的象征,在古代的汉字中,善、美等字都来源于羊字,人们也借着羊来表达善良、美好、诚信、忠义的品德,所以羊也常常被人们用来寄托一些美好的愿望。
我是方跑跑,一个热衷于美食,志在吃遍全世界的吃货,这是我第六篇关于美食的原创文章。如果你与我的方向一致、终点相同,想了解更多美食方面的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