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话,为什么自带喜剧效果

诚信白癜风医院 http://www.zkbdf120.com/

不知道是从本山大爷那里开始的,还是从直播兴起后各种直播间的东北主播们开始的,东北话的喜剧效果就这么来到了我们的生活里。

现在打开抖音看视频,一旦里面的对话是东北腔,还没看剧情,已经嘴角上扬等着了。

那么为什么呢?东北话的这种效果来自于哪里呢?是否东北话真的有那么好的搞笑效果呢?

最近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讲起了短视频剧本的一个创作思路——先语言,后剧情。

众所周知,高级的导演,一般是现有故事,然后是人物塑造和对话设计。

高级一点的导演或者编剧,则是先有人物,然后才去根据人物设计剧情,最后让人物自己发生对话,王家卫就是这样一个高手。

他的电影,往往是先有演员,在一点点磨出人物,最后才是故事。

但是东北话,却可以反过来,你可以先收集一堆东北俗话构成爆笑的包袱,在去想方设法把这些包袱展开成情节,无论合理不合理。

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看小品,看短视频,会发现人家为了搞笑而搞笑,为了那句经典台词,那句谐音梗,特意设计了这么一个剧情。

东北话的好笑背后,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对于“笑”的诉求变了,以前的幽默是相声式的调侃,那讲究铺平垫稳,讲究先来个铺垫,再来个包袱。

但是随着春晚这个一分钟一次大笑,十几秒一次小包袱的小品出现以后,我们对于笑的诉求变了,我们开始喜欢直给式的笑话了。

而东北话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流行、并成为了中国喜剧的普通话。

那么为什么是东北话,而不是四川话,而不是粤语呢?

因为东北话里天然和幽默的几大要素强相似,比如这么一个段子——这是你买的羊蝎子啊?哎呀,你快让它歇歇吧,这一点肉都没有,我瞅着都反光,这家伙,狗见了都发愁啊。这玩意往那一搁啊,瘆得慌的,瞅着就害怕,别切了,都不够磨刀钱!

你会发现这里有谐音梗,有夸张,有拟人,有反转,还都离主题近——不跑题。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东北话里自然一种不伤人的冒犯,用东北话说那叫“呛人”,也叫作挑衅式交流。

在喜剧里,冒犯本身就是技巧之一,敲到好处的冒犯背后是通过制造紧张——缓解紧张产生笑果,而在东北话里,时刻都是这种挑衅式交流。

这种沟通,面对面与人交流,不一定合适,而且需要恰到好处,比如你瞅啥?比如“阴阳怪气”的说“挺忙呗?”

这种对话恰恰在第三方看来会变得好笑。

这种好笑的关键其实在于“呛人式”沟通背后的情绪,正是因为情绪很强,才有冲突感,才会让我们在语言之外感受到剧烈的“反转”效果,我想这才是东北话幽默的本质!

而这种本质如何来,有几个说法,一个是闯关东带来的融合,东北话形成时期,正是各种方言大融合的陌生人社会,那时候融合出来的语言当然要简单易懂。

另一个是东北天冷,经常全村人封闭起来好几个月,村里有缺乏娱乐,于是大家彼此磨炼这种“话赶话”的本领就变得自然而然了。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用分析喜剧语言的方法去分析出来的幽默语言守则,东北人在冬日里的村里,早已千锤百炼练出来了,最后都是殊途同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3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