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降温习惯吃羊肉吃了会上火吗
为什么降温习惯吃羊肉?
很多人会习惯冬天时候吃点羊肉。确实,羊肉常用来炖汤、下火锅,吃了之后觉得身体很暖和。但从成分上讲,吃猪肉、牛肉也都能让身体暖和起来。
羊肉、猪肉和牛肉一都能提供丰富且易于人体吸收的蛋白质和铁元素。
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食物热效应”,增加身体的散热。而铁的摄入有利于改善缺铁性贫血所导致的手脚冰凉。
三种肉类的肌肉(瘦肉)中,蛋白质含量差别不大,但羊肉的铁含量会略高,对于有缺铁性贫血的人来说,羊肉可能确实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
羊肉汤喝了大补吗?
可见,羊肉确实有一些“补血”的作用,对改善疲劳、乏力等等可能都有帮助。
白花花的羊肉汤呢?
首先,汤被熬成白色,主要是肉和骨头缝里的脂肪融到汤里乳化的结果。除了脂肪之外,汤里就是一些游离氨基酸、短肽、维生素B族和嘌呤。
但像是蛋白质,以及钙、磷等营养元素很难溶解,主要还是在肉里。
很多人觉得骨头里的钙含量高,熬骨头汤喝肯定能补钙。实际上骨头里能溶出的钙含量极少,甚至如果是拿去掉钙离子的水煮骨头,很可能煮出来的骨头汤中钙含量还没一些普通的自来水钙含量高。
除了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的人之外,大多数健康人都是没有必要专门去喝汤的,不仅没有什么营养,还可能摄入了过多的脂肪和盐,徒增肥胖、心血管疾病以及痛风发作的风险。
什么样的羊肉不膻?
很多人不吃羊肉是由于它的“膻味”,这种“膻味”主要来自于一些特定的脂肪酸。而在不足一岁的羔羊肉中,这些脂肪酸的含量明显更低,所以羔羊的膻味很轻,甚至尝不出膻味。
在成熟之后的羊中,母羊和被阉割的公羊,也会相比没被阉割的公羊膻味小。
如果是同一只羊身上,靠近外皮的部分,往往膻味会比较大。
另外,膻味还和羊的品种、饲料有一些关系。
如果买到了一块膻味很大的羊肉,去皮、清洗、泡水、焯水,能让膻味有所减轻。当然从经验上讲,焯水的时候加一些酒、葱、姜、蒜、花椒,也会对去腥有帮助。
吃羊肉“上火”怎么办?
首先“上火“不是一个医学概念,只是一些不适症状的集合,要根据具体症状去看背后可能的原因。
如果是吃完羊肉出现了燥热、干渴、口臭等情况,那多半是吃了不少。
前面提到了羊肉的蛋白质含量高,如果吃了大量的蛋白质,会增加散热,同时还会动用体内大量的水分,从而出现干渴燥热的情况。你试着下次少吃一点,多喝点水,可能就没事了。
如果是吃完羊肉长痘,那你吃的可能是油滴肥美的部分。肥肉里的饱和脂肪比较多,可能诱发长痘之类的炎症反应。
如果是吃完之后便秘,可能是一整顿吃得都是肉,没吃蔬菜,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要注意保证每天吃够蔬菜水果和粗粮。
总之上面这些情况,往往都是一次吃了太多的肉导致的。
不过确实有人可能对羊肉过敏,出现皮疹等现象。这种情况应该记录一下自己每天吃了什么东西,分析一下可能是哪些食物导致了过敏,如果确诊对羊肉过敏的话注意回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