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娃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小说

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www.tlmymy.com/

郝敬堂

她叫夏娃,这是她上学用的名字。其实她不知道自己姓什么,是夏天里捡来的没姓没名被人遗弃的孩子。夏娃的身世与众不同,她不知道爹妈是谁,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从小到大只有一个亲人,那就是奶奶。奶奶孤身一人,没有文化,没有名字,老伴当年被拉壮丁离开家乡,一直没有回来,有人说去了台湾,有人说死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不得而知。按照家乡的习俗,女人嫁人了,要随夫姓,男人姓阎,于是她就成了阎氏。阎氏没有子女,年轻时靠一亩三分薄地为生,老了,不能下地干活了,那块薄地也就荒芜了,后来靠捡破烂为生,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25年前初夏的一天,天刚蒙蒙亮,阎氏上山砍柴,家里,已经断炊,不能天天都过“寒食节”。上山砍柴是力气活,没有人帮忙只能一个人打理生活。下山回来的路上,天不作美,突然下起瓢泼大雨,不远处是土地庙,正好进来躲躲雨。庙里没有僧尼,也没有香客,只有孤零零的院落和不肯离去的菩萨。

阎氏刚刚坐下,耳边传来一个异样的响声,声音不大,时而清醒,时而模糊,像是孩子的哭声,又像是其他动物的鸣叫声。阎氏四处张望,才发现这声音来自菩萨脚下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纸箱,打开纸箱,里面竟然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哇哇啼哭的孩子。这孩子显然是被遗弃的。她把孩子“提”回家后才发现,这是个女婴,右手有残疾。这也许就是她被人遗弃的原因。好在菩萨保佑,她们祖孙在庙里结缘。

关于自己的身世,夏娃并不知情,全是长大后奶奶告知的。在她的记忆里,家里很穷,一间茅草房,一口铁锅,一张地铺,这就是她们的全部家当。冬天来了,屋子里滴水成冰,手脚冻肿了,没有棉衣,不能出门。于是,盼望夏天,夏天来了,最怕的是下雨,外面下,屋里也下,外面不下了,屋里还在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家里穷,夏娃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帮助奶奶干家务活,除了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每天晚上还会给奶奶捶捶背、揉揉肩。看着这个身体残疾的孩子这么懂事理,奶奶心满意足,经常去到那个庙里去上香,感谢佛主在晚年赐她一个可爱而又懂事的孩子。

祖孙俩过的是贫寒的日子,正是那贫寒的日子,升华了她们之间的感情。夏娃身上穿的衣服全是奶奶一针一线缝制的,端茶倒水、烧火做饭,只要奶奶在家,她寸步不离。由于出生贫寒,从小到大,夏娃没有玩具,不知道什么叫摇篮,奶奶指着床底下那个纸箱子告诉她,这就是你的摇篮,奶奶当年是用它把你提回家的。慢慢长大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她更加感激这个有慈悲之心的奶奶,如果没有她,如果没有这个“摇篮”,她也许不会有今天。

奶奶孤身一人,没有工作,没有子女,也没有经济来源,靠捡废品换钱过日子,家里突然多了一口人,这穷日子过得更加艰难。再苦再难也要把孩子养大,这是奶奶坚定的信念。这期间也有人提出要领养这个孩子,她没有同意,因为这孩子的生命已经和她融为一体。知道自己的身世和奶奶的家世,还没有成年的夏娃就暗下决心,即使身体不便,也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奶奶,让她过上好日子。她坚信,只要努力,别人能做到的她也一定能做到。

夏娃每天看奶奶干活,并默默的学着干,烧火、做饭、做家务。虽然经常吃不饱饭,可她依然快乐的活着。给奶奶洗头、洗脚、捶背,在“寒窑”里睡在奶奶怀里也能做个美梦。

夏娃知道自己是捡来的孩子,从不奢望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有爸爸,有妈妈,有好吃的,好玩的,但是看到同龄的孩子背上书包去上学了,她羡慕不已,自己要能上学该有多好啊!

“奶奶,我能上学吗?”实在忍不住了,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奶奶。奶奶把她抱进怀里,没有回答,祖孙俩哭了很久很久。过去奶奶从没有想过她的教育问题,想的最多的是如何把这个残疾的孩子养大,让她能自食其力,现在孩子提出要上学,这也是一个正当要求啊!也就是从那天起,为了夏娃能上学,奶奶四处打听,四处求人。

夏娃入学有两大障碍,一个是没有户口,二是身体残疾。孩子没有户口,这是奶奶的失误,没有户口,就没有社会地位,就是“黑人”,她找村镇,找派出所,派出所同意落户了,可孩子却没有名字。奶奶说,这孩子是夏天捡来的娃,就叫夏娃吧。这就是夏娃名字的来历。

夏娃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从不向奶奶提出过分的要求。

她没有吃过零食,因为奶奶靠捡破烂挣的那点钱维持生计都难乎为继。有一次,跟奶奶去上山砍柴,回来路过一所小学,刚刚放学,学生们鱼贯而出,几乎每个人都在小摊上买一根冰棍叼在嘴里,她第一次见冰棍,停下脚步看了一眼很快离开了,她知道奶奶没有闲钱给她买冰棍。奶奶看懂了孙女的心思,回家后给夏娃一毛钱的钢镚去买冰棍。夏娃再一次来到那所小学的大门口,打听冰棍的价格,每根2分钱。卖冰棍的地摊对面,是一个小书摊,大多是连环画,五彩缤纷,看一本也是2分钱。那天,夏娃没有吃冰棍,用买冰棍的钱看了小人书。

夏娃有了户口,奶奶带着她去学校报名。

校方的回复是:连右手都没有怎么写字?她失望了,但没有绝望。我没有右手,可我有左手啊,别人能用右手写字,我可以用左手写字啊!为了求证自己的能力,夏娃开始用左手握笔写字,起初,买不起铅笔,她就用树枝在地上“画”字,直到得心应手。

虽然不能入校上学,可学校传来的朗朗读书声却让她如醉如痴,她常常一个人跑到学校,站在窗户外听课,因为她心中有一个梦想——背上书包去上学。

第二年,奶奶再次领她去学校去报名,学校还是那个学校,校长还是那个校长,她用左手写了四个字:我要上学。校长被这为残疾儿童的求学精神所感动,决定接受她入学,而且免了她的学费,当地政府还给她们办了“低保”,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夏娃和奶奶的生活状况渐渐地好了起来,她回忆说,那个时候,她和奶奶睡梦里也能笑出声来。一定要努力上学,一定要知道感恩。

“同学们好!”“老师好!”夏娃上学了,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和小同学们一起听老师上课,她常常会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她知道自己能进学堂不容易,学习格外地用功。她是来得最早走得最迟的学生,来得早走得迟是为了在教室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奶奶没有钱,交不起电费,有时候连灯油也买不起,她清晰地记得有无数个有月亮的晚上,她会坐在月光下看书写作业。如此艰苦的学习条件,夏娃每次考试总是当仁不让的成为全班第一。小学6年,从来没有人接送她上学,从来没有人参加过她的家长会,她是一个让人省心的孩子,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

从外表看,夏娃性格内向,不善言表,常离群索居,独往独来。其实,她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心里很孤独。别人家的孩子有爹有妈,亲情元素多多,可自己只有一个亲人;别人家的孩子有吃有喝有穿,而自己从小到大没有穿过一件新衣裳;别人家的孩子有新书包,可自己背的却是个破纸箱;小同学们都有铅笔盒,自己用的是同学们扔掉的铅笔头;自己从来没有吃过冰棍,可却捡来一大把冰棍棒用来看着解解馋……巨大的心理失衡使她产生重重的自卑感,她没有怨恨,只有躲避。慢慢的,她的性情变得越发孤独,放学了,她不和同学们一起回家,因为放学回家的路上她要去捡垃圾,别人眼里的破纸箱是她心中的宝,因为卖掉了可以换钱,她心疼奶奶,也是在为家庭减轻负担。

小学毕业了,中学要到离家十多里路的镇上读。同学们大都有自行车,她多么羡慕啊,每当同学们摇着车铃从身边经过,她年轻的心被碾压得格外酸痛。为了免受刺激,她另辟蹊径,绕道五里路走一条羊肠小道去上学,尽管如此,无论刮风下雨,她从来没有迟到过。

那是一个冬天,雪下的很大,她不小心从陡峭的山坡上滚了下来。咬这牙从地上爬起来,她突然觉得另外一只胳膊不听使唤了,且疼痛难忍,后来才知道是骨折。家里没有钱看病,她硬扛着,一个月没有去上学。

三年初中,夏娃就是这样走了下来。上帝是公平的,只要你付出,就会得到回报。不知不觉中,她成了全校田径场上的冠军,中考时成了全校唯一一个体育考满分的学生。体育老师说,在夏娃身上看到希望,她有可能就是下一个世界冠军。夏娃在一篇日记里这样写道:我喜欢风雨中前进的自己,把树木和房屋抛在身后,向着阳光奔跑……。

当年,实行的是小学义务教育,考初中是一关,初中毕业考高中是一大关,夏娃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高中,张榜公布那天,她没有来看结果。因为她认真的思考过,如果考上了,是自己努力了,没有辜负老师,也没有辜负自己。如果没有考上,也没有什么遗憾,本来就不该有这份奢望。就是考上了也上不起。高中班在县城,离家更远了,学费也更高了。这一回夏娃打退堂鼓了,因为她知道家里的情况,靠奶奶捡破烂挣钱是交不起学费的。听说夏娃因为家庭困难放弃上高中,最感痛惜的是校长和学校的老师们,他们以个人的名义集资给她交了学费,并郑重其事地把入学通知书送到她的家里。夏娃又一次被感动了,她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困难总是有人在帮助,流着眼泪跪在地上,给校长和老师们磕了三个响头。

高中要到县城去上,对于一个从没有走出过家门的农家娃来说,她既渴望又不舍。她知道那里是知识的殿堂,是年轻人渴望而不可及的地方,对于夏娃来说,她不舍得奶奶。奶奶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自己不能守在奶奶身边,万一奶奶有个闪失,这将是自己终生的遗憾。

听说孙女考上了高中,奶奶既喜又忧。身边那么多的孩子落榜了,自己是孙女却榜上有名,她是一个身体有残疾的孩子啊,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她要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啊?奶奶清晰地记得,有好多次孙女放学了很晚不回家,后来发现,因为家里交不起电费,她常常一个人在月光下看书,在校园的路灯下做作业,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多么好的孩子啊!上天居然对她这么不公平!

家离县城有点远,步行少说也有一天的路程,再也不能走路去上学了。夏娃去学校报到那天,才知道大多数同学在校寄宿。寄宿,这又让夏娃为难了。学费可以免交了,可是学校规定,农村籍的同学每月要交30斤粮食。这30斤粮食从何而来?奶奶已经不能种地了,靠捡破烂为生,常年吃的是土豆和红薯,过年了也难得吃上一顿白面馍。夏娃不想为难奶奶,还是决定放弃学业,在家里照顾奶奶,一起打发苦日子。这一回,奶奶不干了,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孙女去上学。第一个月的粮食是她从乡亲们家里借来的,背着去了学校,没曾想到的是,食堂的管理员打开口袋看了看,对奶奶说:你这是什么粮食啊?有夏粮有秋粮,有去壳的米也有带壳的谷。奶奶不做解释,跪在地上了。看着眼前这位无奈的老人和那张渴求的脸,管理员勉强收下了,并发出下不为例的警示。

从小到大,夏娃一直没有离开过奶奶,突然离开了,她总是觉得不安心。上学为了什么?为了自己?为了明天?奶奶经常告诉自己要知恩图报,如果连自己的救命恩人都不去报答,上学有什么用?夏娃心里想着奶奶,奶奶心里也只有孙女。人们常说,穷家难舍,可奶奶还是决定不要这个厮守了几十年的家了,她打起铺盖卷,去了城里,那里离孙女近,想了,就到学校里去看看。

从乡下去了城里,环境发生了变化,始料不及的是,生活要重新开始。“寒窑”虽破,可毕竟是个栖身之地,到了城里,无依无靠,到哪里栖身?起初,她在一个废弃的防空洞里过夜,再后来和几个捡破烂的同路人在不避风雨的垃圾棚里栖身。除了捡垃圾换钱糊口,还要挨门挨户去乞讨,讨来的熟食自己吃,讨来的粮食给孙女当口粮。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每天食不果腹,却还要沿街乞讨,看过无数次的白眼,无数次地被看家狗驱赶,说不清流过多少次眼泪,有时候也想:这不是自找苦吃吗?可转念一想,这一切都是为了孙女,再苦再累也值得。

度日如年的熬过了一个月,转眼间又到了给孙女送口粮的日子。食堂管理员照例打开那个蛇皮口袋,脸色立马沉了下来。“老人家,上次就给你说过,我们这里不收杂粮,你还是拿回去吧。”管理员竟然下了逐客令。奶奶流着眼泪走了,这是她沿街乞讨讨来的,无法选择,混合到了一起,学校竟然不收,孙女没有口粮,自然就不能继续上学了,这该怎么办?万般无奈之中,她说出了自己的身世、家世,说出了这“杂粮”不同寻常的来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件事校领导很快知道了,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参加的大会上,校长把这袋“杂粮”的来历给大家讲了一遍,自己带头并动员所有教职员工每人献一份爱心,不再要夏娃交口粮。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踊跃献爱心,为夏娃也为那些因为贫困而不能上学的孩子。后来,学校研究决定,将这些爱心奉献,设立扶贫爱心基金,培养更多的有志青年。谁也没有想到,就这样一袋“杂粮”,居然成了最有营养价值的“精神食粮”。

奶奶的后顾之忧解除了,夏娃为了感恩,更加刻苦地学习和锻炼,珍惜所有机会为奶奶争气,为学校争光。上初中时,夏娃是学校田径场上的冠军,而且是中考唯一一个体育考满分的人,进入高中后,她再接再厉,被学校推荐参加省市各种体育比赛,每一次比赛,她都会拼尽全力,九十公斤重的杠铃磨破了肌肉,长跑脚上磨出了水泡,她都没有放弃。她只有一个想法,只有坚持下去,只有取得成绩,才能对得起奶奶对得起学校和老师。高二第一学期,在参加山西省运动会青少年短跑比赛中获得冠军,并十分荣耀地获得全国二级运动员证书。之后,她再接再厉,又代表省队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奖牌。虽然训练和比赛占用了很多学习时间,但夏娃没有耽误学习,她深深地懂得,人生的比赛,不只是赛场的输赢,而是知识的比拼,思想的角逐。

年,夏娃如愿地考上了山西大学,奶奶知道这一消息后,顿时热泪盈眶。她为孙女感到骄傲,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她一直走在同龄人的前面,一个残疾人,不但没有耽误学习,而且还获得这么多的奖状。她依然担心的是,怎么供孙女上大学?让奶奶意想不到的是,夏娃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不但是奶奶的骄傲,而且是母校的骄傲。省报的一位记者将这位残疾女青年自强不息的故事刊登在报纸上,立马引起社会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24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