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组装机,技术水平低,咱们的国产飞机真
年12月9日,国产大飞机C全球首架机正式交付于东方航空,编号为B-A。这意味着咱们的国产飞机即将进入到商业载客运营,打破了欧美长期垄断商用大客机的历史,由此开启中国航空工业一个新的里程碑。
从年正式立项研发,到如今实现订单交付,C已经走过了差不多15个年头,得到了几乎整整一代国人的见证。而这一路走来,C可谓是跋山涉水、步履蹒跚,有着太多的不容易。因为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首款喷气式干线飞机,C所要承载的东西属实太多。
这里面不仅仅有来自国外技术上的封锁和材料上的垄断,还有来自国内的诸多质疑和批评。众所周知,航空工业是一个门槛非常高的工业门类,其不仅仅需要扎实庞大的工业基础,更需要高水平的技术支撑。
而咱们国家由于在历史上拖了后腿,工业起步比较晚,当时在航空工业领域依旧还是处在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水平,甚至很多的技术设备几乎都是空白。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想要在短时间去实现国产大飞机从无到有的梦想,显然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从项目开始之初,很多人就不看好C,他们认为以咱们的实力水平压根就造不出来干线客机。即便是后面咱们造出了原型机、完成了首飞、甚至到如今实现了订单交付,质疑的声音依旧不绝于耳,他们只觉得C不过只是披着“国产”外衣的组装机。简单点讲就是咱们造C,不过就是焊一个飞机壳子,然后把国外的零部件买过来组装,毫无自主技术可言。
那么问题来了,咱们的C真就那么不堪吗?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C确实是用到了许多国外的零部件,其中不乏发动机、航电系统、飞行控制器等重要系统和零部件。而咱们国产的零部件则更多的是偏重于像机身、机翼、舱门等外面的壳子。
如此一看,C倒还真有些“组装机”的嫌疑,故此惨遭批评。然而他们却不知道,组装也是其实是一项技术活。像机翼,机身这些你们所瞧不起的“壳子”,同样也是技术含量十足,里面包含了诸如飞机的机构研究、气动外形设计、甚至于整体飞行性能等各种关键性工作,是飞机制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想要完成这些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分析,比如像什么静强度分析,损伤容限分析,以及各种坠撞试验等等。
总而言之,对于大客机这种庞大的系统工程来说,你得有设计、系统集成能力才能去采购零部件和组装,这方面的能力和经验是非常关键和宝贵的。这里面的任何一个科目或者是工序,那都不是一般国家能完成的,极其考验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
不夸张的讲,但凡是能够完成这些技术操作的国家,在航空工业领域多少都是有两把刷子的。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组装”,更不要忽视那些“壳子”。那些坚持“组装机”言论的人,必然对飞机没什么了解,可能以为就是拧螺丝把散件装在一起就行了,如此下的结论自然也是无稽之谈。
其次在零部件进口方面,很多时候并不是说我们造不出这些东西来,而是市场环境的需要所导致的。不是说任何装备只要还有一颗螺丝钉不是国产的,那这颗螺丝钉就是技术含量最高的。
举个例子吧,前些年不是经常有人拿圆珠笔来贬低国内工业水平吗?说什么咱们中国工业没有核心技术,连小小的圆珠笔头都造不出来,只能靠进口。但事实上呢,咱们并不是制造不出圆珠笔头,只是不想而已,因为这玩意儿的市场太小了。钢厂随便炼一炉笔尖钢,就能够全世界用上很久。如果咱们在上面去搞研发投入,本钱都回不来。
所以咱们一定要搞清楚,C的产品定位是立足于国际市场的民用商业航空飞机,是需要拿出去卖的,是需要赚钱的。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C的生产制造就必然要依赖全球供应链,否则自己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幅度提升。
毕竟飞机零部件这些东西,也是需要走量才能有利润的。有时候往往一个简单的零部件,那就得建一条单独的生产线。咱们的C才刚刚起步,在国际上压根就没多少市场,产量可以说相当的低。如果只是为C这么一款飞机配套,那么这条生产线可能永远都回不了本。
换句话讲,想要依靠C一款飞机去养活一堆供应商,这本身就不太靠谱。
所以缺乏足够的市场占有率之前,如果咱们要求所有的零部件国产化,那就必然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反之如果我们按照需求从国外进口零部件,那就是可以实现经济的最大化,稳固了生产成本不说,还能与全球供应链接轨,进而打开国外的市场,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不仅仅是C,那些欧美国家要制造民用商业航空飞机,那不也一样要依赖全球供应链。有哪个国家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飞机的零部件都是国产的?因为对于商业飞机制造商来说,本就不应从国产化这个维度评价产品。
波音、空客的部品也是全球集采,应该看制造商选用的是不是最优质的产品,而非哪一国家的产品。
当然也不可否认,C在一些技术领域确实还是存在短板,我们很多部件性能确实与其它国家的部件存在差距,甚至需要去依赖进口国外的零部件。但我们是在讨论民航商业客机,除了安全最重要的就是经济性。此时用更加成熟的零部件更加经济,同时也更加安全。
所以没有必要非要追求特别高的国产化率,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们目前技术仍然达不到的地方用国外代替,那也是一种安全至上的表现,有利于打造商业口碑。
事实上对于一个进入民用航空工业领域不过十多年的新秀而言,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成绩了。看看当今世界的那些航空大国,哪一个不是历经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和沉淀?难道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步到位吗?中国必须一开始做大飞机就要全国产化?这不现实。
总体而言,C的交付绝对是一个值得庆贺事情。这么多年的投入终于开花结果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只希望未来能够再接再厉,一步一步弥补国内技术上的不足,同时供应链的完善也会是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等到咱们的国产飞机在国际上拥有足够的市场,那么相应的进口零部件自然也就越来越少。如果有一天咱们的国产飞机能够一颗螺丝都不用别人的,那我们的航空工业估计就是世界的领头羊了,什么波音空客全都给我靠边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