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萌文化现象研究
韶关市“红色文艺微评论”征文之四十
温世玲
绪论
自日本“萌文化”传到中国以来,它在我国经历了中国本土化过程,如今我国流行的“萌文化”已经带有了我们当今的时代特色,受到了以青少年群体为主的广大中国民众的喜爱。它从最初的网络流行语逐渐发展成为今天青少年亚文化中的一种,由于“萌文化”的广泛传播,如今它以各种形式广泛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它影响着我们的人际交往和娱乐生活,甚至在流行网络语言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逐渐走向更广泛的领域。它将在社会中掀起更大的浪潮。
青少年群体作为“萌文化”受众的主体,受到的影响也最大。一方面,“萌”元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生活中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萌系网络流行语、随处可见的卖萌行为以及“萌文化”所应运而生的萌商品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着他们,也对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青少年群体的不稳定的心性和易波动的情绪更容易让他们受到外物的影响,群体的特殊性也会把这种影响扩大到极致。因此从青少年群体入手对“萌文化”的影响进行研究。
“萌文化”在青少年亚文化领域的相关著作和文章仍然较少,研究角度也较为新颖,但也意味着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在对前人的文献进行研读后,大致可以了解到“萌文化”的基本信息及青少年群体的基本特征,加之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观察研究,基本上可以找出其中的联系,在文献理论的支持下,最终归纳总结出其研究重点为“萌文化”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萌文化”对青少年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影响,根据青少年的行为方式及心理特征可以分析得出“萌文化”在这个群体中流行的原因。随着“萌文化”的发展,它开始影响更多的群体,这就意味着青少年群体的某种特性其实是由于社会的变化所导致的,这是当下社会多个群体的共同特性。“萌文化”因为人们的需求在社会中产生并且流行,但是当“萌文化”的优势不再满足人们的需要,劣势就会被放大,从而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要研究扬长避短的方法,只有正确看待萌文化才能让萌文化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一、“萌文化”的涵义与概念
(一)“萌”的词义的演变
“萌”字最早是来源于日本,主要是来自日本的ACG界(即Animation,Comic,Game,它们分别是动漫、漫画和游戏的总称)的网络用语。[1]年“萌”被推选为日本流行语,最初多用来形容人们在看到影视或者漫画作品中的美少女角色时产生的热血沸腾的状态,后来就是指日本御宅族们在观看动漫作品时所萌生出的一种爱恋状态。“萌”的这些义项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由于当人们用日文IME输入法输入形容热血沸腾的词——“燃烧”时,会出现“燃え”和“萌え”两个读音相同的词。为了追求新奇,ACG界用“萌え”取代了之前使用的“燃え”,借以传达他们激动的心情。另一种说法是“鹭漠萌”(日本广播协会放送的《天才电视君》中的女主角)、“土萌萤”(动画《美少女战士》中的女战士)等这些颇受欢迎的女性角色,姓名中都带有“萌”字,因此,随着这些女性角色的人气日渐高涨,也间接造成了“萌”在日本的盛行。
在日本的“萌”传到中国之前,我国本身也存在汉字“萌”,但是其词义却和日文有所不同。在我国汉字中,“萌”主要有四个义项:①指“草木发芽”。如《说文解字》中有“萌,草芽也”,即草木之芽破土而出,《礼记月令》亦有“草木萌动”。②指开端,用来比喻事情最初显露的发展趋势或情况。如《韩非子说林上》中:“圣人见微以知萌”。③通“氓”、“民”,意为老百姓,如《史记·三王世家》中的“奸巧边萌。”④比喻“开始发生”,如班固《东都赋》中:“惧侈心其将萌”。“萌”字在新华词典中亦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植物的芽、萌芽、故态复萌、开始发生。由此可见,在日语新词“萌”携带其新词义传入中国之前,汉字“萌”自古以来的词性和词义都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日文“萌”传到中国之后,日文“萌”的新词义和中国的汉字“萌”不断发生碰撞,两者的词义也渐渐融合,人们对“萌”的定义发生了较大改变。最初,游戏迷和动漫迷在角色中所认为的“萌”含有“性”的意味,而且“萌”的对象一定是人。比如:小萝莉、御姐、眼镜娘、女仆,它们这些二次元角色都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服饰或动作也有其象征性的特点,这会让人产生一些对“性”的幻想。中国化之后的“萌”则对“性”意味有所减淡,所修饰对象的范畴也逐渐扩大,它所涉及的对象从“仅限于人”扩大到“所有新鲜或有吸引力的事物”。由于越来越多人喜爱日本的动漫和游戏,“萌”字在中国逐渐成为被人们所广泛使用的流行词汇,而且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中有被收入,它的释义为:“可爱”。在日本动漫中,常用“萌”来表达自己看到某物时所产生的喜爱、欣赏的美好感情,它纯粹、不夹带任何杂质。
“萌文化”发展至今,“萌”的词性和词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①作名词时,多用来表达人们因看到某物而产生的一种让人心生怜爱、使人心情愉悦的感觉;也可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可爱的人或事物,或是虚拟的人或物。如:“你家的那只小狗好萌啊!”。②作形容词时,它是人们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用法,多用来形容天真可爱的,让人愉悦而欢喜的人或事物,比“可爱”的情感程度还要浓厚一些。如:“最萌杂货店”、“萌妹子”、“萌宝”、“萌宠”、“萌娃”。③作动词时,常用来表示喜爱、欣赏某人或某事物,为美好事物着迷、倾倒。如:“照片里的宝宝简直把我萌翻了”、“我被红透网络的三个小和尚萌到了”。④做副词时,它多用于创造新词,使用频率较弱,常用的有“萌击”、“萌杀”等词,如:“泰式优质小生萌击熟女”、“这个玩偶如此可爱,简直萌杀我了”。总而言之,相比之前汉字“萌”的语义和词性,如今“萌”字的语义主要以“可爱”为主,词性方面也增加了形容词、副词两种词性,其适用语境更加广泛,用法更加灵活。
(二)“萌文化”的概念
如今,“萌”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甚至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但是对于“萌文化”的概念,大家却是众说纷纭,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业界都没有一种权威的说法。
目前有学者尝试从行为、物质、精神三个层面来对“萌文化”进行概括和分析。第一个层面是行为层面,主要指的是一些人通过一些特定的动作或装束让自己变得更加可爱的“萌行为”,它常见于拍照过程中比剪刀手、嘟嘴、佩戴可爱装饰等;第二个层面是物质层面,主要指的是一些商业公司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把萌元素与公司产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萌商品”。其中一部分商品主要模仿、仿造一些人们所喜爱的ACG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或饰品,如:龙猫布偶玩具、cosplay服装、猫耳朵帽、外形可爱的挂件和手机外壳等;还有一部分则依靠头脑的创意来吸引注意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豆芽花发夹,从目前情况来看,“萌商品”还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第三个层面是精神层面,主要指的是通过“萌行为”表现出来的主体甚至是大众所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和审美取向。“萌文化”通常给人一种简单的、纯真的、可爱的感觉,因此容易让人产生怜爱之情,它的精神内涵恰好和现代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是当今社会群体一种价值观的体现,这也是狭义的“萌文化”,是我们研究“萌文化”的核心。
因此,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和阐释,我们可以将“萌文化”定义为:“萌文化”是依靠模仿、仿造等手段发展流行起来的,反主流、反传统且带有解构性、反智性以及后现代表征的亚文化。[2]
蒋兆雷和叶兵学者将“萌文化”分成了行为、物质、精神三个层面,很好地概括了“萌文化”的一些特征,但是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这个定义难免就存在了一些漏洞。其一,基于当前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他们忽略了“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萌”系网络流行语。日文“萌え”在传入中国之后,由于汉语强大的构词能力,在其本土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即便是在日本也没有过的新词汇,比如,最具代表性的“萌萌哒”,因此“萌”系网络流行语毫无疑问是“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在当今社会中,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对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相当分量的影响,亚文化不再一昧地企图与主流文化进行对抗,反而兼容并蓄,逐渐地与主流相融合,呈现出新的特征--娱乐性,而这一特点在上述两位学者的定义中并没有得到体现。
所以结合上述的分析进行整合,最终对“萌文化”进行的概括为:“萌文化”是发源于日本御宅文化,主要依靠模仿、仿造等手段进行传播,以娱乐为主要目的,形式上具有简单性、纯真性等特点,但其表现特征却有反传统性、解构性、反智性以及后现代表征的青少年亚文化。
“萌”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萌,芽也。”也就是草木之芽破土而出,而现在“萌”的含义也延伸为“幼小、可爱”,这一含义则是“萌文化”中“萌”的含义。“萌文化”最初是来源于日本,但随着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萌文化”也逐渐在中国得到发展,在中国掀起了一番“萌文化”现象。在一些影视作品和综艺中,许多形象都被“萌化了”,比如:《爸爸去哪了》中的众多萌娃、《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捉妖记》中的胡巴等,这一系列“被萌化”的形象一出现,就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
(三)“萌文化”的表现特征
20世纪90年代“萌文化”开始在中国萌芽,其后它以迅猛的速度进行扩大、延伸,发展至今,它所催生的产物越来越多,对我们生活所形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现在已经形成了以80后、90后为主导的青少年亚文化,并且进一步冲击我们的主流文化,它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不容小觑。那么它为何能如此迅速地融入到中国中并对当代社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力呢?这与“萌文化”本身的特征密不可分。通过研究,“萌文化”主要有四个表现特征:
其一,草根性。鲍德里亚将我们消费社会的文化分为两种:高雅的文化和通俗的快餐文化。[3]“萌文化”就属于快餐文化的一种,它是一种大众型休闲文化,服务于广大民众,因此具有低门槛的草根基因。从行为上看,它容易被人模仿和传播。大家只需要“嘟嘟嘴”、“比个招财猫的手势”就可以轻松将“萌”表现出来。从道具上看,“萌”不需要繁琐的工具,我们只需要戴上一个猫耳朵、做一个可爱的姿势,甚至一个眼神或者手势就可以达到“卖萌”的目的,正是因为这种轻姿态,它容易被人接受,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从而让“萌文化”族的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
其二,颠覆传统性。这个特征使“萌文化”有别于传统文化,甚至颠覆我们以往的审美标准,打破传统的一些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话语特征、行为特征和思想观念三个方面:
①话语特征方面,“萌文化”族在话语表达上与传统文化相背离。比如,在对不同的人物角色的称呼时,“萝莉”一般是指低于16岁的小女孩;“正太”一般是指年龄较小的,具有可爱特征的、像小女孩般清秀的男孩子;“御姐”原本是对姐姐的敬称,但在ACG中,一般是指在身材、外表、气质和个性上都较为成熟的年轻女性。但是上述的词汇在传统文化中从没有出现过,即便是在传统文化中有与之表述相关的词汇,其含义也与之相去甚远,比如“萌”和“可爱”。如今“萌”几乎取代“可爱”,但是在用法上却大相径庭。大家对“可爱”的判断具有一致的认知规律,比如大家普遍认为小白兔是可爱的,却不会普遍都认为大灰狼是可爱的。但是“萌”是一种个性化的理解,你可以有自己个性的认知,也可以不走寻常路。不同的人对事物有不同的认知,只要是你觉得萌,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去“萌”它,完全不用顾忌他人的认知。这种个性化表达快感的行为却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认知,但也恰恰符合了人们所需要的随意性和猎奇性。
②行为特征方面,“萌文化”族都向往新鲜有趣的事物,对新事物具有浓烈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可以说是他们是新事物的拥趸者。以豆芽花发夹为例,大家都知道《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头上长草的慢羊羊村长,大家看到直呼“反差萌”,当豆芽花发夹问世时,它很快便赢得了广大顾客的喜爱,当你走在大街小巷上时,无论男女,你都能看到“头上长草”的奇观。又如去年冬天,一款小熊围巾头套意外走红,走在大街上,一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小熊”,这种行为既满足了大家的个性追求,又一定程度上满足实用的需求,何乐而不为?这本就无关乎传统文化和习惯,而是我们对自由个性的追求。
③思想观念方面,“萌文化”族追求个性,向往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具有大胆的“叛逆”心理。中国的主流传统文化,往往追求的是含蓄美,在情感表达上也含蓄内敛,但是“萌文化”族却追求个性。他们通过“卖萌”的方式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呈现在世人的眼前,借此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他们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上追求个性化,对正统的思想观念上具有一定叛逆性;对家庭、事业、和人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爱情、审美和对未来憧憬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追求;在生活、工作和娱乐三者之间的没有明确的界限,他们总想给生活制造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花样,用敏锐的嗅觉来探索生活中的新鲜事物。
其三,纯真性。“萌”在中国汉字的本意就具有新生的寓意,在今天的“萌”依旧具有率性纯真的涵义,也是一种最真实、最自然的表达。具有“萌”特性的物品都极具纯真,“水汪汪的大眼睛”、“天真的眼神”、“娇憨的宠物”都可以轻易让人心动,这一抹童真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成为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的一股清流。《大侦探皮卡丘》中的萌宠——皮卡丘,它以毛茸茸的外表,水汪汪的圆眼睛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以可爱聪明但又滑稽搞笑的形象被人直呼“贱萌”,但是在探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勇敢、睿智和保护主人的心,将它的率真性情完整地呈现了出来,其中还涉及到了中国最纯粹的父子之情,这也成为了它的一大闪光点。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反而是这抹纯真最难得,正因如此,它激起了各年龄阶层的人们对“萌文化”的认可和喜爱。
最后,游戏性。“萌文化”最初是由动漫文化衍生出来的,所以它一出现,其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游戏性。当下流行的Cosplay的装扮游戏,“头上长草”的集体娱乐,甚至是“Faceu软件”中的贴纸装扮自拍,都让广大受众体会到了一场个性创作的“游戏人生”。“萌文化”现象的游戏性,给予人们一种集体的狂欢,它为人们打造出了一个共时狂欢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大家可以相互模仿、创造,极尽享受着游戏空间里的趣味性。让人们感受摆脱权威、规则束缚之后的自由,让人们从充满压力的现实中解脱出来,进行自我放松,纯粹地享受游戏带来的刺激与快乐,这种“游戏人生”的态度正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下所需要的解压方式,也是“萌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4]
二、“萌文化”在国内流行原因
(一)“萌文化”流行的内部原因
1、人的内心需求
近年来,我国经济、科技都得到迅猛发展,在此推动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变快,这导致人们在享受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优越生活的同时,也承受了更大的生存压力。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是工资无法企及的城市高房价,是呼吸系统无法承受的空气污染,拥堵的交通也进一步增加了上下班的困难,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更是给原本糟糕的生活状况雪上加霜,这使得人们无论在物理生活环境还是精神环境中都遭受极大的挑战。面对如此困境,焦虑、烦躁、厌恶等负能量情绪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蔓延,他们亟需宣泄减压,而“萌文化”则成为他们逃避压力、寻求精神放松上的突破口。
“萌文化”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感觉,观看、欣赏带“萌”符号的事物可以让人放松心情。毛茸茸的玩偶、动画片中呆萌可爱的卡通人物形象和贱萌搞笑的萌物视频、图片等都具有治愈的作用,这些萌物满足了人们对温暖、可爱的情感诉求,能够让人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当人们看到萌物时,会不自觉地放松下来,从而给那些处于高压状态下的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降低他们的焦虑感,安抚他们焦躁的心情。青少年群体是“萌文化”的最大的拥趸群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承受着“从娃娃抓起”的无奈和父母“望子成龙”的压力和烦恼,这些与“萌”相关的视频、图片、文字等给他们带来的愉悦感,恰好能让他们释放压力、娱乐自己。
此外,“卖萌”也可以成为人们表现情感的一种方式,它是人们渴望返璞归真的一种行为,是一种反智化的表现,是对单纯、善良的人性本质的回归。在生活中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对童年的生活抱有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内心较脆弱,想要逃避现实,摆脱社会责任,具有较强的依赖感,渴望被保护,这主要存在于青少年群体当中,因此,“卖萌”已成为当今绝大多数青少年的日常行为。他们通过“买萌”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愉悦身心,其实是他们内心孤独的表现,他们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展现自我,表达对他人依赖感,用最纯粹的喜爱来调和人际交往矛盾,这何尝不是他们人际交往中的一剂良药。
无论是看他人“卖萌”还是自己的“卖萌”行为,都是自己内心为了摆脱社会束缚,缓解心理压力而产生的短暂逃避现实的心理诉求。现代社会环境给人们带来的生活压力让人们渴望回归本真状态,出现“成人儿童化”现象,正是这种心理需求极大地推动着“萌文化”的发展壮大。
2、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矛盾现象,“从众”俗称“随大流”,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最为常见,它主要是由于个体的意见不够坚定,导致他逐渐被群体所干扰并同化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群体在这个年龄阶段还未形成较强的意志力,所以他们的决定往往容易左右摇摆,容易被外物所干扰,此时他们周围朋友的意见对他们的决定所产生的影响力往往是最大的。
一方面,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渴望离开父母的怀抱,对于与自己有关的事情都想自己做决定,以此来证明自己是一个独立于父母的个体,也因此他们在做决定时往往不喜欢参考父母所给出的意见。但是他们对于同龄人所给的意见格外重视,是他们做决定时的一个重要参考。另一方面,青少年群体在渴望摆脱依赖的同时也格外害怕孤独,所以他们在生活和交往中总是喜欢成群结队的,他们小群体之间的个体也逐渐形成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得他们在行为方面也容易被同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基本上普及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