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后必喝的羊肉汤,外婆外公的味道,满满
小雪前,外公就唠叨着,要准备喝羊汤了。外婆打断他的话:“老头子,现在家里连羊毛有没有一根,拿什么买羊肉呀,想吃羊肉想疯了吧你?”外公不管外婆说什么,望着阴沉的天空,自言自语:“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外公是才子,但在特殊时期,有文化反而是个累赘,说白了就是成分不好,所以委屈在小山村里务农。外公常挂在嘴边的说话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虎落平原被犬欺,龙困浅水遭虾戏!
外公经常教我写字,由于条件限制,没有纸笔,外公就提了几筐河沙,抹平后用树枝在沙面写。他写一遍,捉我手一笔一划临摹几遍,读小学之前,我已经认识了一千多个字。
爷孙俩在练字,偶尔有热爱文学的叔伯来向外公讨教。就连小学里的语文老师也时不时跑过来,问外公某个字怎么念。例如羽扇纶巾,很多人把“纶”字念成“伦”,外公会微微一笑,应该读“关”,关云长的关。
这样的趣事可以讲几天几夜,咱说回羊肉。小雪刚过,外公到县城走了一趟(据说是去借钱),回家时多了个背包。外婆把里面的东西一样样拿出来:几件别人送的孩子的旧衣服,一包硬糖,一包饼干,几个山梨子,最后是羊蝎子。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见了食材,外婆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先把羊蝎子砍成段,放入盆子里加清水浸泡。从瓦罐里取出当归片,清补凉,又叫我去菜园拨白萝卜,香菜小葱。
见我无动于衷,外婆嘴里骂着:“废仔叫你做什么事都拖三拉四的,就不能乖乖地听我一回?”口里是这样说,手却伸向了糖饼袋子里,掏出几块递过来,这样我才有动力干活。
羊肉汤熬好,外公盛了一碗招呼我赶紧趁热喝,他还另外装了一盘子羊蝎子。我喝完汤羊蝎子的温度刚好,这样啃的时候就不会烫嘴。外公则笑眯眯在旁边看着,脸上露出慈爱,满足的表情。
在我的印象中,外公外婆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总是留给我,有时是一个葱花饼,有时是猫耳朵,或者是苹果雪梨。当年的我不知道,这是他们省下来一点点钱,专门买给我吃的。
老一辈人表达疼爱我的方式,外婆是骂,其实是教我怎么做人,例如做家务,劈柴挑水这些重活我干不了,但是刷碗择菜洗菜扫地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总该帮忙吧。外公是讲道理,我做错了什么事儿,他老人家会引用典故,例如小时候偷针,长大后偷金;孟母三迁等等,尽量引导,教育我向正能量方向成长。
羊肉汤
食材:羊肉2公斤,当归1片,甘蔗克,马蹄克,姜克,料酒30克,清补凉1包,盐20克,食用油15克。
制法:(1)羊肉剁小块,放入盆子里加清水浸泡2小时左右,期间换几次水。姜洗干净切片。甘蔗洗干净砍小段。马蹄去皮。
(2)冷水下锅,放入羊肉,当归片焯水。如果膻味太重,可以进行2次,3次焯水,然后挑出当归片不要。
(3)重新起锅注油,放入姜片炒香,倒入羊肉翻炒8-9分钟,分3次放入料酒。
(4)将羊肉转盛汤锅,加入足够清水,放入清补凉,马蹄甘蔗,烧开后转中小火,熬45-90分钟(视羊肉老嫩程度而定,以筷子能轻松插入羊肉为准),加盐调味。
创作不易,喜欢请点个赞呗,你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