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53宗平均楼面地价9732元m一文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629689.html

今日上午,随着来自温江、新都、青白江以及新津的11宗地走上拍卖席,成都今年度第二轮“双集中”供地正式落幕。

在经过前期下调部分地块起拍价、减少配建要求、提高清水住宅限价等举措后,供应的55宗土地,最终成交53宗,共吸金约亿元,平均楼面地价约元/m,向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

通过以下5组数据对比,你将能看到本轮土拍的全貌。

对比关键词①:53宗VS96.3%

本次二批次集中供地共推出55宗、约亩住宅类用地,最终共成交53宗,成交面积约亩,仅武侯区机投街道一宗约21亩的土地和新都斑竹园一宗约亩的土地流拍,成交率约96.3%。

点评

“新政”后,成都主城区6月成交约40.8万m,环比上升13.15%。彼时,不少业内人士就曾预测说此次拍卖或有回暖的迹象。对比成都今年第一次集中供地时约88%的成交率,此次96.3%的成交率符合预期。

同时,在成都之前,包括厦门、福州、北京、杭州、南京等10余个城市完成年第二轮集中供地,成都约96.3%的成交率高于北京、福州等城市。

对比关键词②:11宗VS35宗

在成交的53宗地块中,35宗底价成交,共11宗土地达到最高限价进入抽签环节出让,这些地块位于大源、新川、青羊新城、红牌楼、武侯新城、一环路东五段、白鹭湾、锦江生态带和十陵板块。其中,成交单价最高的地块是位于高新区天府四街大源板块的23.4亩土地,楼面地价为元/m,由交投抽签竞得;平均溢价率最高的是青羊区,供应的4宗地里3宗达到最高限价,平均溢价率约13.91%。

点评

我们一直在强调今年成都市场分化的趋势——主城区的复苏与近、远郊的下降。从以上11宗抽签拍出的地块来看,除了位于龙泉驿的十陵地块,其余均是位于主城核心区域。另据不完全统计,在35宗底价成交的土地中,仅有13宗位于主城区和1宗为人才公寓用地,剩余的全部位于近郊。

以此推算,在接下来半年乃至更长时间,房企偏好成熟度高、去化有保障的地块,从而“主城强于郊区”的态势仍将持续。

对比关键词③:9.4亩VS亩

根据克而瑞的统计,从拍地的供应来看,单宗土地的均值从去年一批次的86亩降到今年一批次的62亩,再降到本轮的55亩。而成交地块中,单幅面积最小的是被华添拿下的位于青羊区苏坡街道的约9.4亩地块,成交楼面地价为元/m;单幅面积最大的地块是位于新都的约亩土地,被兴城人居拿下。

点评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在拍卖前拿到了一份未经官方证实的企业参拍统计表,从报名数量最多的地块看,青羊区蔡桥41亩、武侯区红牌楼26.6亩等地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92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