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坡烧烤有一到点就卖完的羊蝎子,当然,羊
时隔一年
被誉为中国烧烤圣经的《人生一串》
又开始了惨绝人寰的第二季
回想一下去年
从锦州到云南再到塔克拉玛干
画面上的每一帧都赚足了吃货的口水
奈何距离太远实在没有时间去
不过今年吃货们不用再“望屏止渴”了
简单收拾一下跟着小编出发
两小时后就能让口腹得到满足
你听说过马坡烧烤吗?这个地方对你有没有吸引力?参与今日话题互动,就有机会获得金星原浆啤酒一箱。
▼
你要问吃货为什么喜欢吃烧烤?小编觉得有一段话总结的特别好。“我爱吃烧烤,就是为了放纵自己。想吃啥就点啥,想说啥就说啥。还有夏日里不冷不热的风佛面而过和那抬头就能看到的星空,两个字,自在!”不过,这个自由自在的露天烧烤在大城市里很难寻,但在洛阳马坡,那就是触手可及。
去的时候是下午五点,没有想象中的人声鼎沸,也没有《人生一串》里街头市井那种随处可见的烟火气。迎接小编的除了偶尔传来的几声羊叫和街边墙角悠闲聊天的大爷大妈,尽收眼底的就是满满的田园风光了。难道,找错地方了?
可是,等夜幕退去,灯光一亮,那股热闹的烟火劲儿就起来了。吃货们就像约好了似的,开着车从四面八方涌来,直接进入心仪的那一家。落座、点餐,一气呵成,绝不拖泥带水,生怕耽误了一分一秒,比老板还心急。
马坡烧烤第一站——刚到点就卖完的羊蝎子
马坡高老四羊骨头烧烤的门头很大,隔着老远就能看到。顺着指示牌进到院子一瞅,好家伙,乌泱泱一片人。问服务员有座没,扔下一句“自己找吧”就没了踪影。坐稳后看到菜单上的第一种烧烤就懵了圈,眉条筋?这是什么鬼?
“你没吃过烧烤吗?”在服务员扔过来这句话后,小编就知道,自己太单纯了。眉条筋是指牛羊身上的后腰部位,重量不超过五斤,因为烤制后Q弹粘牙,被不少吃货追捧。一大口撸下去,料香味十足,越嚼越香,吃到最后还有种泡泡糖的胶质感。
不知道是去的时间点不对,还是人太多的缘故,小编没有口福吃到羊蝎子,只好点了一份羊排。羊排外层烤的焦焦的,上面撒足了料粉,在颗颗粒粒芝麻的点缀下,愈发诱人。
原以为羊排经过烤制后,会有些干柴。没想到咬破外层的焦皮,软软嫩嫩的羊肉立马就从骨头上脱离下来。香和嫩是最大的感受,但是鲜味过后就有甜味涌上了舌尖,和眉条筋吃起来甜甜的口感不差分毫。难道,甜味是马坡烧烤的特点?
马坡烧烤第二站——上了《人生一串》的烤鱼
二旦烧烤上了《人生一串》后,连同烤鱼火起来的还有老板本人。这个看起来高高壮壮的中年男子,没有想象中的一本正经,相反还有些随性与洒脱。问起自家烤鱼的秘诀,人家也不遮不掩,直接告诉小编“鱼要鲜活、料要足”。
鱼肉一定要用新鲜的,烤之前刷上一层蜂蜜,既能增色又能提味儿。听老板讲,马坡烧烤之所以吃起来有甜口,大部分是用了蜂蜜的原因。因为当地养蜂户比较多,盛产蜂蜜。另外,虽说白糖也有甜口,但它没有蜂蜜烤出来的食材更有口感。
烤好的鱼肉光看色泽就能成功勾起吃货的食欲,第一口下去,先是甜蜜的幸福感。接下来就是鱼皮的焦香和鱼肉的软嫩,更绝的是鱼肉已经烤到脱皮,吃的时候再裹着烤鱼身上的葱段吃,那滋味……一个大写的满足。
马坡烧烤第三站——果然每一家都是蜜之诱惑
说起这第三站,不能说没有特点,但无奈小编实在吃不下了,只好点了一些很大众的烧烤食材。一口下去,嗯,小编没有猜错,“香甜”果然是马坡烧烤最大的特色。
马坡烧烤的前世与今生
无论是高老四家的老板,还是二旦本人,都在给小编传递这样的信息。马坡烧烤一直是当地人的骄傲,无论是十几年前鼎盛时期的三十多家,还是到现在仅剩的六家,都坚持把马坡烧烤“新鲜、香甜、料足”的特点传承了下来。
也不是说剩下的这几家烧烤就是精品,而是他们在历史的变迁中,准确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高老四家的老板告诉小编,“烧烤很累,但她舍不得丢下食客。尤其接到大老远要赶来吃的食客的电话时,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责任感。”
白天的马坡,又恢复了乡村的宁静,看起来和中国千千万万个村庄没什么区别。甚至在一场雨过后,泥泞的道路和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的土腥味,还会让人有些嫌弃。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村庄,却成了不少吃货清单上的目标,也许这就是味道上的信任吧。
本文香香美食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