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最适合吃羊肉,介绍几款老年人和儿童都

中科医院专家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29/09133070579.shtml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相传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最早为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牧民们常常食用。后来,回族在中国定居后,吸收其他民族的烹饪方法,逐步改进了手抓羊肉的制作。过去的手抓羊肉制法比较简单,将剥去皮去净内脏的整只羊放在大锅里,用清水微火炖煮,使脂肪都溶于汤汁里。炖煮后的羊只外形完整,呈黄紫色,吃时用利刀剖成大块,撒上盐巴,用手抓着进食。

如今的烹制方法是:将羯羊宰杀后,洗净血污,砍成一公斤左右的块,投入开水锅中,再加入花椒、小茴香、八角、桂皮和杏、橘干皮等调料。待炖煮至手提羊骨一抖,骨肉分高即成。另备芝麻酱、豆腐乳、腌韭菜花、酱油、瞻、蒜泥、蕙花、香菜末、辣椒油等各色调味品。根据个人难好,调和在小碗内,手抓着羊肉块蘸食。肉汤烧开后,放入青萝卜片、粉条、味精,当汤菜用,余味无穷。在晚秋之际,滩羊个个腺肥体壮,此时,正是吃手抓羊肉的大好时节。

腊羊肉

腊羊肉,是西北回族人民传统的名食,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尤以西安“肇止坡”老童家和宁夏平罗高生伏的腊羊肉最为有名。高生伏师傅被当地群众叫做“高腊肉”。他做的腊羊肉入口绵软,嘴嚼筋道,其味幽香四溢,便于贮存,冬能存百日,夏能存一旬。回锅后味美如初,深受回族老年人和儿童的喜爱。

腊羊肉的制作方法是:用一大锅,添满清水,宰杀一只肥而不瘦的绵羯羊洗净,剔去骨头,生肉下锅,用蒿子或干柴火慢焖。锅开时将鸡肉翻放在锅底,撒上适量青盐。然后再放入用白纱布包裹的熟姜、花椒、肉桂皮、仁曲、八角、香菇、黄酒、白酒、沙仁、豆蔻等二十二样调料。袋口必须扎紧。

待肉熟时,捞出放在案板上,肉上放一个同样大的案子,案子上面放一块比肉重的大石头,将熟肉中的水分全部挤掉。然后,再用适量肉桂、花椒、熟姜、枸杞研成细末,勺中添水熬稠,拿干净刷子蘸上,乘肉热时,均匀地刷在上面。刷好的肉挂在高处,晾冷时,用快刀打成条子和方块形,装筐或放在盘子里沿街叫卖。肉色艳红,酥嫩利口,咸甜适宜,美不胜收。

烩羊杂碎

羊杂碎也就是羊下水。把羊肺装入清水,反复洗净,同煮熟的羊肺、羊心、羊肝、羊肠、羊肚一起切成丝条。用煮下水时滤出的肉油干炸红辣椒面成为红油。以煮下水的原汤下入切好的杂碎丝,加葱花、姜丝、蒜末、辣椒油、味精、香菜提味,红绿白三色相间,醇香之味四溢。有的回民群众还把羊头、羊蹄用火烧去长毛,刮洗干净,入锅同煮并食。吃时如配以烙饼或烤饼,则更加适口。

过去,羊杂碎不登大雅之堂,如今席宴上总喜欢用羊肚丝或牛、驼肚丝做菜,独具风味。

黄焖羊羔肉

宁夏滩羊羔肉,细嫩纯鲜,可与鸡肉相媲美。

制作黄焖羊肉时,选取不壮不瘦出生二至三个月的滩羊羔肉。将羔肉放置案板上,用快刀砍剁成鸡蛋大小的块。将葱、姜切末,加少量酱油、蛋黄、粉面、调料至羔肉上,反复抓拌均匀。快火搭炒锅,放适量胡麻油,羔肉入锅过油,炸成金黄色,捞出扣在大碗内,稍放煮肉鲜汤。加慈段、姜末、花椒、大料、酱油等调味品,上笼蒸大约20分钟后取出,倒扣在汤盘内。然后将肉汤过滤到锅里,撒入味精烧滚,浇在羊羔肉上,也可放些木耳、菠菜叶、香菜等新鲜菜蔬上席,此菜肉质酥嫩,高汤清爽,香气飘逸,味美可口,极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3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